运动系统笔记髋关节脱位
一、髋关节脱位分类 构成髋关节的髋臼与股骨头两者在形态上紧密配合,是一种典型的杵臼关节。髋关节脱位常见于车祸伤。 分类: 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髋关节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脱位,其中,后脱位最常见,约占85%-90%。 临床上多采用Epstein分类法将髋关节后脱位又分为五型。 Ⅰ型:单纯脱位或伴有髋臼后壁小骨折片。 Ⅱ型: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后壁一大块骨。 Ⅲ型: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后壁粉碎骨折。 Ⅳ型: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后壁和顶部骨折。 Ⅴ型:股骨头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 二、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表现 1.外伤史 明显外伤史,通常暴力很大,如车祸或高处坠落。 2.症状 髋部明显疼痛,髋关节不能主动活动。 3.体征 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可以在臀部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转子上移明显。 4.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时,多表现为以腓总神经损伤为主的体征,如足下垂、趾背伸无力、足背外侧感觉障碍等。 这类损伤多为神经受牵拉引起的暂时性功能障碍,或受到股骨头、髋臼骨折块的轻度捻挫所致,大多数病人可于伤后逐渐恢复。 三、髋关节脱位诊断 根据外伤史、典型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 ⅹ线检査可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骨折,必要时行CT检査了解骨折移位情况。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髋关节后脱位 患肢缩短,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Allis法 髓关节前脱位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手法复位 髋关节中心脱位 患肢缩短,髋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 大腿上段外侧巨大血肿。 处理休克和内脏损伤 牵引、开放复位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患肢缩短,外旋45° 皮牵引、闭合/开放复位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患肢缩短,外旋90° 骨牵引、开放复位内固定 四、髋关节后脱位的治疗 (1)Ⅰ型损伤的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 ①复位 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下行手法复位。 复位宜早,最初24-48小时是复位的黄金时期,应尽可能在24小时内复位完毕,48-72小时后再复位十分困难。 常用的复位方法为Allis法,即提拉法。 病人仰卧于地上,一助手蹲下用双手按住髂嵴以固定骨盆。术者面对病人站立,先使髓关节及膝关节各屈曲至90°,然后以双手握住病人的腘窝作持续牵引,也可以前臂的上段套住腘窝作牵引,待肌肉松弛后,略作外旋,即可使股骨头还纳至髓臼内。可以感到明显的弹跳与响声,提示复位成功。 ②固定、功能锻炼 复位后患肢作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2~3周。卧床期间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2~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4周后扶双拐下地活动。3个月后可完全承重。 (2)第Ⅱ~Ⅴ型的治疗 由于合并关节内骨折,故应早期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9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玄参,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
- 下一篇文章: 中医喉证家宝清代医家治喉证全法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