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警惕气血虚这3个方不仅通便,还能调
不少妈妈生完孩子后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这个问题看似不大,不少人觉得等身体恢复一段时间就会好转,结果可能越等越严重,甚至会导致排便时疼痛出血。 其实对于产后便秘,中医自古以来积累了非常多的调理经验,其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今天就跟大家聊聊。 宝妈便秘,与常人便秘有些许不同 产后便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汉代《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认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意思是说,刚生完孩子的宝妈容易出现3种问题,便秘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分娩过程和产妇的特殊体质,宝妈的便秘与常人的便秘有些许不同,主要是由血虚、气虚、阴虚三种原因导致的。 01 血虚便秘 刚生完孩子的宝妈身体很虚弱,处于气阴不足、津血亏虚的状态,这就很容易出现血虚的情况。体质比较差、本就气血不足的宝妈,就算分娩过程没有怎么失血,也会血虚。 从生理上来讲,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血虚,脉外的津液就会渗于脉中来补偿脉管内的血液。这样就会造成津液亏损,肠道的润滑作用失常,于是便秘就发生了。 血虚便秘的宝妈往往会出现脸色苍白、不红润,嘴唇发白,舌淡苔白,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睡眠不佳,半夜易醒等症状。 这时候可以用四物汤来调理。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被世代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妇女之圣药”。方中的熟地、白芍补阴血;辛香的当归、川芎补气血。这四味药组合在一起,动静结合,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既能治疗血虚便秘,还能调理宝妈产后气血不足的体质。 ‖食疗方 四物汤 材料: 熟地黄12克,当归5克,白芍12克,川芎8克。 做法: 所有药材洗净后放入沙锅内,加水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至毫升,温服即可。 功效: 养血润燥。适用于血虚型产后便秘。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经期不可用。 02 气虚便秘 气血不分家。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存于体内,所以血虚的宝妈也多有气虚的问题,不过有些宝妈是血虚的情况比较严重,有些则是气虚的情况更为明显。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气虚时,人体推动肠道蠕动的力气就会减弱,肠道的传导功能失司,就会导致便秘。 气虚便秘的宝妈,排便时的感觉就是怎么用力也拉不出来,这是典型的气虚型便秘。此外,还常常表现为容易疲惫,困倦乏力,舌苔白,容易出汗、气短,胃口不好等。 针对这类便秘,可以用益气润肠的黄芪汤来调理。方中的黄芪能补脾肺之气,是补气的常用药;麻仁、蜂蜜则用来润肠通便;最后加上陈皮,能够调理人体的气机,不至于补过多的气,导致气机紊乱。这几味药合在一起,能够健脾益气、润肠通便,使脾肺之气得到滋养,脾胃的运化功能得到加强,从而治疗便秘。 ‖食疗方 黄芪汤 材料: 黄芪10克、火麻仁15克、陈皮8克,蜂蜜适量。 做法: 所有药材洗净后放入沙锅内,加水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最后取药液毫升,适量加蜂蜜,温服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虚型产后便秘。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上下午各服1次,连续服用1周。经期不可用。 03 阴虚便秘 除了血虚便秘和气虚便秘以外,产后便秘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阴虚。“阴虚”也就是我们体内的津液不足。缺少了津液的滋润,大便就容易秘结难解,久之形成便秘。 阴虚便秘伴随的主要表现为上“虚火”,比如经常有口干舌燥、总是口渴、嗓子干哑、手足心热、甚至发低烧等症状。 对于这种阴虚型的便秘,要以滋阴清热为主,把虚火降下去,把体内的阴液补充足够。身体的阴阳平衡了,也就不会便秘了。最常用的方剂是增液汤。方中的玄参苦咸而凉,能够滋阴润燥,通过壮大肾水来制约肠燥;生地甘苦而寒,能够清热养阴、壮水生津,帮助玄参增强药力;最后一味麦冬能够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三药合用起到养阴增液的作用,便秘自然就好转了。 ‖食疗方 增液汤 材料: 玄参30克,麦冬24克,生地24克。 做法: 所有药材洗净放入沙锅,加水1.6升,煎至毫升,温服即可。 功效: 滋阴清热、润燥通便。 用法: 每天1剂,每日3次,每次服毫升,直至大便通畅。经期不可用。 关于产后便秘,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上所有情况都是针对宝妈饮食正常但身体虚弱所导致的便秘。但是实际上,许多宝妈便秘是因为产后过补,吃了太多营养高的、消化不了的东西,又天天待在家里不运动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调整饮食,不要吃过多高营养的东西,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绿叶蔬菜,同时等出了月子后,就注意多下床走动,适当做些运动,让肠道有蠕动的动力,这样才能帮助缓解便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9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必背35组相同中药功效总结,别把自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