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上一篇:一桶水毁了一家人,这样洗澡=生病+短命★★★★★★ 你吃了吗?这是国人口中较为常用的一句问候语,最初,反映的是人们在历经艰难岁月时相互之间一种实实在在的关切,而进一步讲,则可以看作是人们对身体健康的相互提醒,为什么这么说呢? 全球共有5亿胃病患者,中国就占了1.2亿,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在中医里,提到胃就不能不说脾,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强,就会引发很多疾病。我觉得养生必须先养脾胃,胃强身体才强壮,胃弱身体就虚弱。如果把长寿比喻成盖房子,护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营养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那么,身体的气血就会出现生成不足,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就会百病丛生。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长夏时值夏秋之交,阳气尚盛,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脾为湿土之脏,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湿土同类相招,同气相求,终归脾胃,故临床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正如章虚谷所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故湿气伤人致病,四季均可发生,以长夏居多。所以长夏季节固湿邪困脾,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易出现脾胃疾病,如出现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泄泻等,长夏是脾胃保健和养治的重要时期。 1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我在门诊中常碰到这样的病人: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有的很胖,看似体格庞大,但一点都不结实;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常看以下几个部位: 口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鼻子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耳朵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手脚冰凉、有时还会拉肚子。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 2 脾胃与五脏的关系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虚最先影响肺。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脾虚往往肾也虚。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3 脾胃生病的起因 脾胃四怕,生、冷、撑、生气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过劳忧思)。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肝不郁,则脾不虚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道“茶饭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 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4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现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运动少,工作压力大,心情抑郁多见,容易导致痰湿内滞,直接的结果是体重易超标。因此说,对于痰浊偏重的人,用补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阳明,泄去浊毒,最利于健康。 不少人有体会,平时喝萝卜汤或者吃点炒香的莱菔子粉,即觉周身舒服。总之,痰湿偏盛的人以消食通腑为主,千万别滥吃补药或各种营养品、保健品,以免壅滞气机。 《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灵枢-决气》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5 消食通腑、健脾益气宜八珍糕 中医有“脾胃虚,百病生,诸病从脾胃论治”之说。上至高龄老人,脾胃虚弱,腹胀便秘;下至婴幼孩童积食,食欲不振,大便不通;更有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甘厚味,中焦食滞,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口臭便干,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都可以用消食通腑、健脾益气之法。助消化消食积的良方莫过于山楂丸,健脾益气食治良膳首推八珍糕。 山楂丸也叫大山楂丸,是助消化消食积的良方。山楂丸由山楂、麦芽、神曲三种药味组成;山楂在方剂中是主药,具有消食、除积、助消化的功能;神曲和麦芽也是消积化食的良药;山楂善于消导肉食积滞;而麦芽、神曲善于消导淀粉类食物积滞。 八珍糕原方首见明代著名外科医生陈实功所撰《外科正宗》,是陈氏家传秘方,由人参、莲子、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组成,研为细末,和以米粉,制成条糕,每日清晨服食数条,百日后可渐觉体健。 清朝御医将这个方子献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从乾隆41年坚持服用,活到了89岁,健脾八珍糕是在原“八仙糕”的基础上,根据清代名医汪昂所著《汤头歌诀》所载处方,加减化裁,具有补而不滞、燥而兼润、补而不腻之特点。 八珍糕是过去皇帝们常用的食疗方。我曾研究过清宫医案,发现乾隆皇帝经常吃一种糕点,几乎常年不断,有时这种糕点快没了,乾隆皇帝还亲自朱批,让太监们赶快去做,不要耽误了自己吃。 后来,慈禧太后也是这样,非常喜欢这种糕点。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糕点呢?皇帝们如此喜爱。 原来,这种糕点由八种东西组成,它们分别是党参(或者人参)、白术、茯苓、薏米、莲子肉、芡实、山药和白扁豆。 这些东西大多是药食同源之品,它们组合到一起,就成了调理脾胃的神药,有神奇的力量,让我们来看一看, 党参是补中益气的良药,常常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证。《本草从新》中说:“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意思就是,党参最大的作用是调补中气,一个人如果脾胃虚弱,就可以用党参来补。 党参性平,它是这个方子里面最主要的药,用以滋补脾际,但我们用的量不大,一般是三十克左右。 白术是中医常用之品,它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能。白术的特点是“守而不走”,意思就是,白术是守城的高手。如果我们将党参比作开国之君,它的作用是开疆拓土,那么,白术就是守城的大臣,国君把脾胃的阵地给攻占下来后,白术就可以守住。 在八珍糕里面,白术和党参协同作战,共同滋补脾阳,它们是这个方子里面补中益气的核心力量,白术我一般也是用三十克。 茯苓是祛湿的药物,具有补脾的作用,但茯苓补脾是通过泄湿来完成的。中医认为脾属土,土最讨厌水湿,茯苓可以帮助脾土清除水湿。八珍糕里面的食物各有各的力量,各有各的方向,它们调整气机,有升有降。 这个茯苓就是先降后升,它在降水的同时,使得脾气向上升。我们可以把脾气比作一个气球,如果气球下面吊着一桶水,这个气球就没有办法升空,如果我们把水给倒掉,那么,气球就会飞向天空。 茯苓就是这样,它通过祛湿来提升脾阳。在这个八珍糕里面,茯苓作为一个向上升的力量,主要任务是推动脾气向上走。我一般用到五十克左右。 薏苡仁是一种食物,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这味药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祛除我们体内的湿浊之物,中医在治疗肺痈、肠痈的时候,往往会用到薏苡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薏苡仁祛湿,但它和茯苓截然不同,茯苓祛湿,药性是向上走的;薏苡仁祛湿,药性是向下走的。这两味药一上一下,一升一降,一起用力,就会使人体内的圆运转起来。 中医有一个常识,就是在滋补的时候,先要除掉身体内的湿气,湿气不除,会影响滋补的效果,而这个薏苡仁正是祛湿最好的东西。 那么,如何来用薏苡仁?我一般看患者的舌苔,如果舌苔厚,薏苡仁的量就用得多,会用到一百克左右;如果舌苔薄,用五十克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莲子肉具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补中养神作用;芡实入脾、肾二经,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作用;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 这三味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补脾的同时,又具有收涩的作用。一般我们在使用滋补药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随补随散,身体不能真正地吸收,而这三味药的应用,就使得滋补进来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收涩住。一般这三味药的用量都是五十克。 最后是白扁豆,白扁豆归脾、胃二经,具有补脾和中、化湿消暑的作用,一般我们用它来治疗暑湿导致的腹泻。白扁豆通常用三十克,如果服用者平时大便干燥,就不需要用白扁豆来收敛止泻了,我一般会去掉白扁豆,用杏仁五十克来替代,因为杏仁有开肺气通大肠的作用。 在八珍糕这个方子里面,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党参和白术是滋补脾阳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 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难怪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第一糕。 八珍糕的发明者,明朝大医陈功实说,一个脾胃虚弱之人,如果服用八珍糕百日以后,他就会身轻气爽、元气大增,其绝妙之处难以尽述。 治疗小儿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效。后用于老年人保健,能养脾胃,久服轻身耐老。平时脾胃消化不好的人,胃旺脾虚,有胃口但消化不良有肚子的人都可以经常食用,孕妇不宜。 对于衰弱高龄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儿,还有那些身染重病的患者,病后虚弱者,长期腹泻者都非常适用。八珍糕培补您的血气,血气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 胃主纳,脾主运;胃宜降,脾宜升;胃喜润,脾喜燥。脾胃之疾不宜呆补、漫补、壅补,应补中有通,静中有动,使补而不滞,润而不腻,能升能运,以顺其脾胃升降或通降之性。补脾健胃最宜八珍糕。 自己动手做做:专养脾胃的八珍糕 八珍糕的做法是,先把这些药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然后和药末混合。然后把这些米粉和药末放入水中,和成面。 可以加一点白糖,然后放在笼屉内蒸,蒸熟了以后切成糕,烘干,以便于存放。也可以直接把药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状,然后喝下去。 下面制作视频,与大家分享八珍糕的配方、制作方法、食用方法等。服务和陪伴爱好食疗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关于中医诊费的一些旧闻★★★ 健康的心脏,中医造★★ 喝水还是渴,提示身体怎么了?——干 渴★★ 谈古代名医治病创奇迹★ 肝气(2) 肝气(3)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 看世界杯还能学开方?这个技能你get到了吗★★ 反复揣摩,得出通治常见病的“三条线”★ 整理中医医案的几个原则 《伤寒论》之“性、位、向、量、和”辨证方法★ 来说一说《金匮要略》里那些陌生的药物 中医段位谈:衡量中医水平的三阶九级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 一桶水毁了一家人,这样洗澡=生病+短命★★★★★★ 鉴别易混淆中药的“通关宝典”,了解一下? 夏日作苦,如若进补★★ 身体这一部位是万病的源头,决定健康和寿命!★★ 肝气(1) 天然消炎药,医院跑!★★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中医忌口大盘点,你知道多少?★★★★★ 一位好中医,医院★★ 别以为看几本武侠小说,就懂中医了 什么是扶正祛邪? 便秘(1) 便秘(2)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 脾胃伤则百病生★★★★★ 治疗糖尿病,中医药有办法!★★ 国医大师石仰山的那些传统特色外用药 中医名家成才的规律★ 中医医案没有学术价值吗?错!中医之功,医案最著 论中医之“气” 《黄帝内经·灵枢》平入绝谷 《黄帝内经·灵枢》平入绝谷 中医为什么要收诊金?★★★★★ 盘点中药注射液的被禁原因与对策 中医:解读生命的中华大智慧 五月有毒,你准备好了吗?★★★ 春吃芽,夏吃瓜!中医眼里的夏季第一瓜,你吃对了吗?★★ 中医哲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黄帝内经·灵枢》肠胃 《黄帝内经·灵枢》肠胃 杨梅:梅雨季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妙品★★ 肩周炎的自我推拿治疗★ 如何正确掌握效不更方? 中医遣方用药的四大流派,你是哪一派? 肠澼–慢性结肠炎 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 中医教育西医化:中国百年来最大的迷信★★★ 剖腹产与非母乳喂养正在慢慢毁掉下一代!★★ 这些办法让你成为“香香公主”,还赶走痛经、便秘、色斑、肥胖...... 辨“证”论治的哲学解读 腹泻–慢性结肠炎、蛔虫 腹泻–慢性结肠炎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tz/9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它是ldquo夏天第一豆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