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配例
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学习用药,要从小配方用起,这样容易把握药性。其实药性,就是药在身体里的能量走向,能量趋势。后来很多医家喜欢把药和病对应起来,就把问题搞复杂了,复杂到现在中医都治不好病了。学中医,就是要学会运用能量而已,用药也是运用能量,下面是例两味药的配方。 汗法: 葱白、豆豉,葱豉汤:通阳发汗 荆芥、防风,荆防散:发散风寒 羌活、川芎,羌芎散:祛风止痛 吐法: 瓜蒂、赤小豆,瓜蒂散:涌吐痰食 下法: 葶苈、大枣,葶苈大枣汤:治肺水肿 大黄、甘草,大黄甘草汤:治便秘呕吐 朱砂、芦荟,更衣丸:清热润肠 半夏、硫磺,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大黄、芒硝:泻里热内结 和法: 吴茱萸、黄连,左金丸:平肝制酸 肉桂、黄连,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干姜、黄连:治胸中寒热邪结 栀子、豆豉,栀子豉汤:治胸中懊憹 半夏、麻黄,半夏麻黄汤:治喘而呕者 芍药、甘草,芍药甘草汤:治腹痛里急 柴胡、白芍:舒肝和胃 枳实、竹茹:和胃止呕 生姜、红枣:调和气血 桂枝、白芍:治腹痛挛痛 温法: 甘草、干姜,甘草干姜汤:温中散寒 黄芪、附子,芪附汤:回阳固表 补骨脂、肉豆蔻,二神丸:治脾肾寒泻 薏米、附子,薏米附子汤:通阳利气 人参、附子,参附汤:回阳救脱 干姜、附子,干姜附子汤:治心腹寒冷 附子、肉桂,附桂汤:温补命火 清法: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知母、黄柏:清下焦湿热 大黄、黄连:治口舌生疮 知母、贝母,二母丸:治肺热久嗽 柴胡、黄芩:清肝胆热 桑叶、菊花:清头目风热 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 青蒿、鳖甲,青蒿鳖甲煎:治虚热骨蒸 丹皮、栀子:能清血热 石膏、甘草:清血和中 川芎、石膏:治实热上逆头痛 补法: 黄芪、人参,玉屑丸:补益肺脾 女贞子、旱莲草,二至丸:补肾阴 枸杞、菊花:养肝明目 山药、扁豆:补脾止泻 杜仲、续断,杜仲丸:治肾虚腰酸 鹿角、龟板:治妊娠胎动腰酸 天冬、麦冬,二冬膏:清补肺肾 当归、黄芪,补血汤:补血 人参、花粉,参花散:治久咳气喘 苍术、熟地,补虚明目丸:治眼目昏花 消法: 枳实、白术,枳术丸:健胃消痞 三棱、莪术,莪棱丸:消坚化痞 陈皮、藿香,藿香陈皮饮:霍乱吐泻 神曲、山楂:消肉食积滞 安神: 朱砂、磁石,磁朱丸:重镇安神 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固涩: 芡实、金樱子,水陆二仙丹:治遗精 赤石脂、禹余粮,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涩大肠 黄芪、熟附,黄芪熟附汤:治卫阳不固汗出 龙骨、牡蛎,龙牡散:能涩精止汗 台乌药、益智仁,缩泉丸:治小便频数 理气: 天麻、川芎,天芎散:虚风头痛 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木香、砂仁:理气止胃痛 高良姜、香附,良附丸:温中止痛 木香、槟榔:止痛宽肠 豆蔻、砂仁:理气健脾胃 元胡、金铃子,金铃子散:治腹痛 木香、黄连,香连丸:治赤白痢 香附、乌药,青囊丸:治一切气痛 丁香、柿蒂:止胃寒呃逆 茅根、芦根,茅芦根煎:止热呃 旋覆花、代赭石,旋覆代赭汤:治呃逆噫气 生姜、竹茹:止呕吐 生姜、陈皮,橘皮汤:止寒呕 升麻、柴胡:升提中气 桑叶、黑芝麻,桑麻丸:治肝阳头晕 枳实、白芍,枳芍散:腹痛烦满,呕吐下利 理血: 地榆、槐花:痔疮下血 阿胶、艾叶,胶艾汤:妇女出血诸症 桃仁、红花:行血通经 荆芥炭、槐花:痔漏 赤小豆、当归,赤小豆当归散:大便下血 蒲黄、五灵脂,失笑散:祛瘀止痛 当归、川芎,佛手散:行血活血 当归、白术:能养血 当归、大黄,当归导滞散:瘀血在内,胸腹胀满 祛风除湿: 白矾、皂角,稀涎散:痰盛气闭 苍术、黄柏,二妙散:湿热成痿 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 苍术、厚朴:逐除湿浊 香薷、扁豆,香薷散:治暑湿 白鲜皮、茵陈蒿,白鲜皮汤:治黄疸 润燥: 乌梅、甘草:生津止渴 百合、款冬花,百花膏:痰中带血 祛痰: 杏仁、贝母:化痰止咳 陈皮、半夏:化痰湿 常山、草果,常山草果丸:治疟 青黛、蛤粉,黛蛤散:寒热痰咳 驱虫: 乌梅、川椒,杀虫丸:驱蛔虫,蛲虫 槟榔、南瓜子:治绦虫 开窍: 菖蒲、郁金:开窍 皂荚、半夏,开关散:开窍通关 ▌注解: 小方无方名者,为常用习惯配伍之药。常用二味药物的配合,并不限此一百例,如人参配蛤蚧,补骨脂配菟丝子,生地配玄参等等例子尚多,学者可注意收集记诵。并在此二味配合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味或二味药,便可成一方剂。 如生地与玄参再加麦冬,便成增液汤;补骨脂与菟丝子再加胡桃肉,便成为补骨脂丸;又如茯苓与白术再配入桂枝与甘草,便成苓桂术甘汤等,由此可知,二味药配伍是组方的主要基础,必须熟练掌握,才可运用自如。 这个《两味药配伍常用小方例》,这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再讲解一下。 用一味药不行,因为力不够,那两味搭配起来是非常好的。而且再加一味,一般两三味药是最漂亮的,治病也是最快的。如果你把两味药掌握了,后面就很容易变通了,大家慢慢来也不着急,但是大家先有个积累的过程。葱白、豆豉,葱豉汤,都是有名字的,通阳发汗,葱白它可以通阳的,豆豉有发散的作用,而且它可以补中焦、补脾胃。 豆豉的补它不腻,所以我们做海鱼时,就可以直接用葱白、豆豉加进去,就不会沉的那么厉害了,可以把鱼的阴性中和掉一些,通阳发汗,但吃了以后不会发汗,因为鱼的阴很重,它已经给中和掉了。 荆芥防风,荆荆芥、防风,荆防散:发散风寒,和荆黄散一样的,它味道比葱白、豆豉要重一些。羌活、川芎,祛风止痛的,如果出现了感冒症状,还有头痛的话,你可以把羌活、川芎这两味药加进去了,它可以去往上面走去头上的风。 瓜蒂、赤小豆,叫瓜蒂散。瓜蒂是甜瓜的蒂,是很苦的。每一个种物都是阴阳一体的,瓜肉很甜,瓜蒂就很苦。而且蒂在上面,瓜吊下来了,垂下来的,所以它是有会有涌吐的作用,要取它的性。 葶苈、大枣,葶苈大枣汤:治肺水肿。如果肺里面有水,就可以用到葶苈、大枣,大枣是让它缓下来,慢下来,而且取它的性,大枣里面有个核,外面包着,就像肺包着心脏的感觉,但主要取它的甜味,甜的话它就缓下来,让它停在上面。 大黄甘草汤,治呕吐的。吃多了以后呕吐,用大黄甘草汤。 朱砂、芦荟,叫更衣丸:清热润肠,这个我没用过。半夏、硫磺,半硫丸我看陈彩声用过,治虚冷便秘的,所以老年人便秘可以用。硫磺是很热的药,再加上半夏往下推祛痰,老人大部分都是虚冷便秘,大黄、芒硝泻里热内结,也是治便秘,但是这种便秘是热结的。 和法是、黄连,叫左金丸。这个和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病在中间,它不是在里面也不在外面,在中间叫和法。在少阳经那里,在肝胆通道。吴茱萸、黄连两个药都是非常苦的,而且都是祛湿的,平肝制酸,就有湿又很酸那种感觉用吴茱萸、黄连,这不需要很多的,一点点效果都很好了。 肉桂、黄连,交泰丸,治心肾不交失眠。轻微的失眠可以加这两味药进去,但严重就可能还不够还用别的方子,但是可以加干姜、黄连这两味药进去,治胸中寒热邪结。又寒又热干姜、黄连一起加上去。栀子、豆豉,栀子豉汤:治胸中懊憹。祛虚热的,就是刚刚生病好了以后又有点反热,就用栀子豉汤。 后面的就不一一讲了,大家去看,去理解它,而且在需要的时候你可以运用它,或者百度把它深入的理解。看别人的运用都是一种学习,我们学习一定要学真相,什么真相别人的例子就是真相。你不要去背和胃止呕,疏肝和胃……背没有用,中医不是这么学的,中医主要还是实践,第一个是自己的实践,第二个是别人的实践。别人的实践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学真相就看别人用了以后会怎么样,我看了好多实例的书,我就看到了真相,但是我会发现他们好多人,还用错了的,他有效,但还是没用对。 当你理通了以后,你是可以发现他能够把病治好,但其实还不是最优的方法,他里面用错的、辨症错地方,有些是用头脑这边的,所以我一再跟大家讲,在学了健康智慧群的课以后,还是要去看倪海厦的那几本书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要看的,如果还有时间看一下他讲的《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再还有时间还看一下《针灸》。因为他讲的是贯通的,他不像别的医家,别家没有讲的这么通透的,连起来讲没有用的,都是讲一部分而已,所以你看他的是最好的。 一无先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ly/9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中药2
- 下一篇文章: 最常用的补气圣品,效果堪比西洋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