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
人们经常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一种复杂又难以言明的感受,而其中的五味便是指“酸、甜、苦、辣、咸”。其实,在中医中,这五味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酸、辛、苦、咸、甘”。 在中医中,十分推崇“不治已病治未病”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因此,中医的五行学便将饮食中的五味,与人体中的五脏,一一对应了起来。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很多人都不解其意,不知道现在是否适用。 这种五行学能够作为中医的理论之一,就已经证明它本身是有道理的。 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指的是药用,也就是五味能够滋养它们对应的五脏。 其实不然,这句话应该是讲述的五味的药性。 以“酸入肝”为例,所谓药性,就是指酸能够对肝起到作用,但至于这个作用是良性,亦或者是恶性,还需要根据食物本身的其他属性(如寒、热、补、升、泻等)去分辨。 单靠一个五味去判断它是否能够滋养某个不为其实是不合理的。 否则还要医生做什么呢? 肝上有疾病就成天喝醋就行了嘛。 当然,今天的主题不是讨论这句话是否正确,分享这些与五味对应的美食。 酸味美食 常见的酸食有很多,如橙子、橘子、柠檬、橄榄、苹果、梅子、葡萄、芒果、石榴、甚至是醋。 要是说这种常识,那也没必要写这篇文了,笔者要介绍的肯定是传统的酸味美食啊。 酸汤鱼 这是贵州苗族的特色美食。 在当地有着这样一句话:“三天不食酸,走路打蹿蹿”。 这里面的酸可不是指醋酸,而是由五谷发酵而产生的一种带有谷香的清爽酸味。 云南杨梅醋拌米线 笔者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杨梅和醋一起拌的米线。 直到真正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关窍在醋上,这道菜所用的醋是用杨梅酿制的醋,吃起来酸酸凉凉的,十分可口。 松鼠鱼 这是一道来自于江苏省的名菜,这道菜十分考验刀工,因为需要制作它的厨师将其雕成松鼠的样子。 很多人看见它红艳艳的外表都会将其误以为是十分辛辣的食物,其实它只是看起来辣,吃起来却很酸。 辛味美食 辛指的可不单单是辣椒,还有葱、姜、蒜、花椒、洋葱、韭菜等气味浓烈的食材。 想要避开辛味这个选项,估计就只能吃清淡的食物了。 胡辣汤 这道由宋朝的头羹、胡羹,以及和羹演变而来的菜肴,是河南的名菜。 但凡提起河南的胡辣汤,那么就一定绕不开西华县逍遥镇的,据说这里早在明代便已经有胡辣汤的存在,制作手艺已经传承了数百年。 因此,逍遥镇的胡辣汤也成为了是河南胡辣汤中标志与代表一样的存在。 香辣酥 这大概已经算得上的贵州的名小吃的,如今便是在超市中也经常看到香辣酥的身影。 在贵州,这种油炸后配上辣椒、芝麻、椒盐、花生等的香辣酥,经常是被用于作为羊肉汤的配料。 据说这样吃相当过瘾,但笔者还没有试过。 不过将香辣酥作为零食食用以及十分好吃了。 苦味美食 一说到苦,就容易让人联想到药材,但其实,苦味中还是有不少美食的,如苦瓜、牛蒡、款冬、百合、苦杏仁、圆白菜、银杏等等。 美食笔者就不举例了,笔者也不爱吃苦的,夸起来良心会痛,单说食材吧。 苦菜 这是一种野菜,平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是却有着消炎败火、安心益气的作用。 苦菜一般都是被直接凉拌着吃,毕竟煮汤之后,汤也是苦的。 苦菊 这也是苦味食材之一。 苦菊的营养成分还是比较丰富的,味道也没有那么苦,是一种十分清淡的美食。 苦笋 苦笋适合用来烧鸡炖汤,因为它本身的苦味并不重,还十分鲜美,所以用它做出来的汤也十分好喝。 蒲公英 没有错,小时候大家常用来玩的蒲公英其实也是可以吃的。 蒲公英的苦味比起苦瓜也算不上重,有很多人喜欢用它勾芡,然后油炸着吃,据说这样做堪比炸肉。 咸味美食 咸味食材中有酱油、木耳、苋菜、海参、紫菜、螃蟹、海带、火腿等。 咸齑 在宁波流传着一句老话:“三日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点酸汪汪”。 这菜是用雪里蕻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经常作为年糕、海鲜、河鲜、各种肉类的配菜,它不仅能够提鲜,还有着消除食材本身异味的作用。 甘味美食 甘在五行之中属土,因此从土中长出来的基本都是属于甘味食材,如玉米、山药、土豆、甘薯、小麦、人参、枸杞、罗汉果等等。 甘味在食材中“人口众多”,称得上是五味中的“领军人物”。 冰糖甲鱼 甜味的美食有很多,比如广东的糖醋系列和众多甜品,再比如嗜甜的苏州人。 冰糖甲鱼就是宁波的十大名菜之首,入口时甜,而余味中又有鲜咸之感,吃起来软糯可口,风味独具。 当然,五味菜其实有很多,甚至很多菜都是存在着两味、三味,甚至是四味的复杂口感,这就归功于先人的智慧和在吃上的钻研精神了。 不然今时今日的我们又从何享受到如此反复有种类齐全的美食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11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厚植绿色底蕴,营造良好生态崇阳这项工作
- 下一篇文章: 古方今用祖传秘方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