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三例小儿发热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4117.html 治疗三例小儿发热案 (作者:韦安理-6-11) 近期治疗了几例小儿高热案,医院发热门诊检查治疗过,并排除了与疫情相关问题。西医治疗,要么无效,要么反复,搞得宝妈们近似崩溃,转而寻求中医治疗。 患儿,男,4岁半,主要症状:发热,体温最高达40℃,大便干,小便黄,面赤,口渴,舌红,唇干,手脚热,乏力,无精神,不想吃饭,等等。(见图1、2) 年5月26日就诊,辨为:少阳阳明合病,处方:大柴胡汤+白虎加人参汤。 方子组成:(0526)柴胡36克,黄芩10克,清半夏18克,白芍20克,枳实18克,大黄9克,生姜18克,大枣20克,生石膏50克,知母10克,山药20克,太子参20克,炙甘草9克。一剂,新绿药颗粒,分三次喝完,一次喝三分之一。 服药反馈:①晚上7点半开始吃第一次三分之一,服药后身体开始出汗,体温38.5—39℃之间,未拉大便,其他症状没变。②晚8点半再服三分之一,体温在38℃左右徘徊,未拉大便。③晚10点半喝完最后三分之一后睡觉。半夜4点,开始排便,体温下降。早上8点半,体温37.2℃,开始吃东西。④5月27日10点左右,体温正常,精神转好。下午正常上学去了。 辨证要点: (1)“发热,乏力,不想吃饭”,这是少阳病,柴胡八证里的“寒热往来,默默不欲饮食”。用柴胡来退热,剂量要大一些,可用30—60克。 (2)“大便干,小便黄,嘴唇干”,这是阳明里实热,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腹泻热。 《伤寒论》第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3)“发热,口渴,唇干,不恶寒,反恶热”,这也是阳明外证,故选白虎加人参汤,以山药代替粳米。 《伤寒论》条条:“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患儿,女,5岁,主要症状:发热,问诊时38.3℃,喉咙里长有小水泡,咽喉疼痛,舌红,苔黄,大便硬,小便黄,等等。(见图3、4、5、6、7) 年5月27日上午,小朋友被学校退回来,医院就诊,并开有西药。因为小朋友明天要参加“六一”文艺演出,家长和小朋友都比较急,希望能尽快退热,按时参加表演,遂问诊于余。辨为:少阳阳明合病,处方:大柴胡汤+白虎汤+增液汤。 方子组成:(0527)柴胡3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大黄10克,生姜15克,大枣8枚,生石膏45克,知母10克,山药30克,桔梗15克,马勃10克,麦冬30克,生地黄30克,玄参15克。水煎服,一剂先喝三分之一,热退停服。 服药反馈:上方服第一、二次后,汗出,排便,体温在37—38℃之间徘徊。睡觉前再喝最后三分之一。凌晨4点半体温降至36.7℃,咽喉疼痛缓解。5月28日上午可以开开心心去参加“六一”表演了。 辨证要点: (1)“发热,咽喉疼痛,大便硬”,这是少阳阳明合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腹泻热。 (2)加白虎汤,增强清热的力量。 (3)大便干硬,合上增液汤,增水行舟,补充肠道津液不足。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卷二,由麦冬、玄参、生地黄组成,具有增水行舟之功效。主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症见便秘、口渴、舌干、脉细数或沉而无力。临床常用于温热病津亏肠燥便秘,以及习惯性便秘、慢性咽喉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糖尿病、皮肤干燥综合征、肛裂、慢性牙周炎等证属阴津不足者。 (4)加桔梗、马勃,专治咽喉疼痛。 ①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咽痛,失音,肺痈吐脓 ②马勃:味辛,性平;归肺经;具有清肺利咽,止血的功效;用于风热郁肺咽痛,音哑,咳嗽,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患者,男,13岁。主要症状:发热,最高38.9℃,吃了三次退烧药,体温反反复复,问诊时体温38.7℃。发冷发热,没有汗,大便不硬,小便不黄,有咽喉炎,等等。(见图8、9、10) 年6月5日问诊,辨为:太阳少阳合病,处方:小柴胡汤+葛根汤+排脓散。 方子组成:(0605)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20克,大枣8枚,桂枝15克,白芍15克,桔梗15克,枳实15克,葛根30克,麻黄15克。二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上方服一剂,汗出,热退,身凉,剩下一剂没吃。 辨证要点: (1)“反复发冷发热,有咽喉炎”,这是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2)“怕冷,无汗”,是太阳病,用葛根汤治疗,这里虽无“项背强几几”,亦可用葛根汤,不可死于句下。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3)有咽喉炎症状,用排脓散(白芍、桔梗、枳实)化痰止咳排脓。 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和服之,日一服。 韦安理医者仁心,无利亦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bm/7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肺散结丸能否用于治疗肺癌功能主治是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