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很多人会以为自己感冒了,然后用治疗感冒的药去治,结果发现怎么也不见好转。

其实这些病症并不是感冒导致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

口喉部位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秋燥引发的症状:

●鼻敏感

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越是干燥,挖鼻孔的行为越为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皮肤干燥

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喝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头发干燥

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就该做好应对措施了。

●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假如你有以上情况怎么办?不用害怕,小编这里有妙招:

靠吃来解决!

秋燥时节,很多人也不少喝水,但是喝完了还觉得干燥,这就说明光喝水是没用的,你得会吃。秋季饮食的重点在于滋阴润燥,接下来咱们就来介绍几种能预防/缓解秋燥的食物:

?梨: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

?菊花: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百合: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

?核桃: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

?大枣: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肺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作用。

食疗法终归有它的局限性,对于“秋燥”症状严重的患者,小编这里推荐两种中成药。

川贝清肺糖浆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干咳,咽干,咽痛。

川贝清肺糖浆里面的主要成分有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

君药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是所有润肺止咳药中最名贵的,即便在药店都是一克卖价10元左右。

臣枇杷叶,味苦能降,能降肺气而止咳,是最常用的一味止咳中药。

麦冬和地黄都是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药材,麦冬润肺养阴,清心除烦,地黄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且都具有生津的功效,可以让我们的口腔、咽喉、鼻腔这些地方多一些津液,不干燥。

桔梗、薄荷都有利咽的功效,同时还是引经药,能够引药上行,使药直达咽喉和肺部,发挥药效。

?川贝清肺糖浆的三大功效:

1、止咳化痰,治疗干咳无痰或干咳少痰;

2、滋阴润燥,补充肺部、咽喉部津液,从根本上治疗干咳;

3、清肺护肺:保护咽喉部、支气管粘膜、肺泡免受燥邪、香烟、雾霾等的损害。

玄麦甘桔颗粒

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君药玄参具有甘寒养阴,苦寒清热,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散结消肿的功效。臣药中的麦冬具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加强君药养阴润喉的功效;而桔梗则具有宣肺祛痰、利咽开音之用。作为佐使药的甘草能够清热解毒利咽,调和药性。

玄麦甘桔颗粒能够治疗因秋燥引起的口鼻干燥、咽喉干痒、咽喉干痛、干咳无痰等症。

最后,提醒各位读者朋友:

秋燥时节要忌辛辣油炸,早睡早起可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秋燥症”患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寒能力。

你可能还感兴趣

惊了,小小的枸杞子居然有14种功效!

人到中年,有一种烦恼叫骨质增生。

秋季必食“No.1”,快来看看你家饭桌上有没有。

教你一招,告别抗生素滥用“恐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wz/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