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chú)州西涧(jiàn)》

通泉草的中文学名是:通泉草

通泉草的别称有: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黄瓜香等。

通泉草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玄参科——通泉草属——通泉草。

通泉草的形态特征

通泉草为一年生草本,高3-30厘米,无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伸长,垂直向下或短缩,须根纤细,多数,散生或簇生。

通泉草在体态上变化幅度很大,茎1-5支或有时更多,直立,上升或倾卧状上升,着地部分节上常能长出不定根,分枝多而披散,少不分枝。

通泉草的基生叶为少到多数,有时成莲座状或早落,倒卵状匙形至卵状倒披针形,膜质至薄纸质,长2-6厘米,顶端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齿,基部楔形,下延成带翅的叶柄,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齿或基部有1-2片浅羽裂;茎生叶对生或互生、少数,与基生叶相似或几乎等大。

通泉草为总状花序,生于茎或枝的顶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长或上部成束状,通常3-20朵,花疏稀;花梗在果期长达10毫米,上部的较短;花萼为钟状,在花期时长约6毫米,果期多少增大,萼片与萼筒近等长,卵形,前端急尖,脉不明显。

通泉草的花冠为白色、紫色或蓝色,长约10毫米,上唇裂片为卵状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较小,稍突出,倒卵圆形;子房无毛;蒴果球形;种子小而多数,为黄色,种皮上有不规则的网纹;花果期4-10月。

通泉草的生长环境

通泉草生于海拔米以下的湿润草坡、沟边、路旁及林缘。

通泉草的分布范围

通泉草产于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及台湾,现遍布全国;越南,苏联,朝鲜,日本(琉球),菲律宾也有分布。

通泉草的主要变种

1、通泉草的匍茎变种:该变种具有明显的短距离匍匐上升的匍枝;花少数,3-7朵;植株较矮小;叶边缘近全缘;产于云南南部,生于海拔-米的林间阴湿处。

2、通泉草的多枝变种:该变种的茎为多数,常4支以上,并极多分枝;花序伸长,花多数,有花10-20朵,花梗较短;产于云南及四川西部;生于海拔-米的路边及湿润草地;在印度半岛东部,西喜马拉雅地区也有分布。

3、通泉草的大萼变种:该变种的茎简单不分枝,几乎均从基部生花;花萼在结果时增大约1倍以上,直径可达20毫米;基出叶柄较长,常与叶片等长或超过;产于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及台湾;生于海拔-米的溪边、路旁、草坡。

通泉草的药用价值

1、药源:玄参科通泉草属植物通泉草,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2、药用部位:全草(绿兰花);3、性味:苦,平;4、功能主治:具有止痛,健胃,解毒等功能;常用于偏头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外用治疔疮、脓疱疮、烫伤等疾病;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本篇文章写的是——我已观察了好久的一种植物,此花小巧玲珑、非常可爱,今天终于写出来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料来源:网络、书籍、实物考察、团队合作、朋友资助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wz/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