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患者因为痛经严重影响了工作学习,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缓解甚至可以治愈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小妙招!、

寒凝血瘀痛经表现: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暗苔白,脉沉紧。

可以用艾灸条分别施灸以下穴位:

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如果有恶心呕吐加中脘穴;腹泻加天枢穴。

作用:

中医上讲不通则痛,寒凝血瘀型痛经由于寒凝子宫、冲任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故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关元,气海具有益气温阳,散寒通经的作用,局部选穴又可温通腹部促进气血运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可补益气血,三阴交可调剂肝脾肾三脏,养血调经,是妇科常用要穴。

定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

WomensDay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WomensDay

艾灸要点

时间:一般在经期前三天,连续灸三天,每穴5~10min。

程度:以穴位红晕为度。

三个经期为一疗程,一般灸后就会明显减轻。

若无改善,说明您不是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tz/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