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最新发布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面对疫情不必恐慌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通知》 修订要点 1 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 ①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②同时提高疑似病例诊断或排除效率,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③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 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 1.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医院治疗。 2.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3 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 将PF-/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写入诊疗方案。 4 对中医治疗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 结合各地临床救治经验,加强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增加了针灸治疗内容;结合儿童患者特点,增加儿童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5 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以及解除隔离管理、出院后注意事项 ①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中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②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中医治疗被继续推荐 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 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1.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颗粒 适用范围:结合多地医生临床观察,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2.轻型 ①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纳呆,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苔白厚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推荐处方:寒湿疫方 ②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推荐处方: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苍术1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 3.普通型 ①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23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推荐中成药:宣肺败毒颗粒 ②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③疫毒夹燥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肌肉酸痛,流涕,干咳,咽痛,咽痒,口干、咽干,便秘,舌淡、少津,苔薄白或干,脉浮24紧。 推荐处方:宣肺润燥解毒方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 4.重型 ①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化湿败毒方 推荐中成药:化湿败毒颗粒 ②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推荐处方:生石膏30?60g(先煎)、知母30g、生地30?60g、水牛角30g(先煎)、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15g、生甘草6g。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 5.危重型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出现机械通气伴腹胀便秘或大便不畅者,可用生大黄5?10g。出现人机不同步情况,在镇静和肌松剂使用的情况下,可用生大黄5?10g和芒硝5?10g。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太溪、膻中、关元、百会、足三里、素髎。 6.恢复期 ①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 ②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推荐处方:南北沙参各10g、麦冬15g、西洋参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淡竹叶10g、桑叶10g、芦根15g、丹参15g、生甘草6g。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足三里(艾灸)、百会、太溪。 来源 国家卫健委 免责声明 文中内容观点与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ly/9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常用最好用的16首经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