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彩图52图
51.紫草 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极疏松,呈条形片状多层相叠。断面木部小,黄白色。气特异。内蒙紫草---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数层相叠。 52.丹参 棕红或暗棕红色,粗糙。老根多紫棕色,常鳞片状剥落。断面疏松,裂隙有或无,皮部棕红,木部灰黄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放射纹。 53.黄苓 圆锥形,扭曲。上部具扭曲纵皱纹或不规则网纹。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枯朽状或中空。味苦。 54.玄参 有不规则的纵沟,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具光泽。具焦糖气。 55.地黄 四大怀药之一。生地黄不规则团块或长圆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横曲纹。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及粘性。味微甜。 56.胡黄连 表面灰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56.巴戟天 外皮横向断裂露出木心,形如连珠。皮部厚,紫色淡紫色,木部小。味甘微涩。 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 57.茜草 药材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58.续断 灰褐黄褐色,具扭曲纵纹及纵沟。断面皮部墨绿或棕色,木部黄褐色,具放射纹。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59.天花粉 黄白或淡棕黄色,横长皮孔样疤痕略凹陷。断面白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小孔略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 60.桔梗 顶端有芦头及半月形芦碗。淡黄色或黄色,具纵沟及横向皮孔样疤痕。断面具放射状裂隙,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味微甜后苦。 61.党参 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根头下具横环纹,全体散有横长皮孔突起,支根脱落处常见有黑褐色胶状物,习称“豆豉尾”。气香特异,味微甜。 62.南沙参 表面黄白或淡黄棕色,上部具深陷断续环纹,具1~2个根茎(芦头)。体轻,质松泡。断面黄白色,多裂隙。 63.木香 圆柱、半圆柱。表面黄棕色,有显著皱纹。断面灰褐至暗褐色,具棕色环及放射纹理,散有棕褐色油点,具棕色环及放射纹理。气香特异,味微苦。 64.白术 肥厚拳形团块。具不规则瘤状突起,习称“云头”。断面不平坦,散有棕黄色油点。烘干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65.苍术 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断面散有棕红色油点——“朱砂点”。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香气特异。 66.紫菀 根多编成辫子状。紫红或灰红色。质柔韧。 67.三棱 黄白或灰黄色,具刀削痕。点状须根痕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嚼之微有麻辣感。 68.泽泻 类球形、椭圆或卵圆形。表面淡黄色,具不规则横向环状浅沟纹及突起须根痕,底部有瘤状芽痕。断面黄白色,粉性,具多数细孔。 69.香附 纺锤形,略弯曲。具6~10个隆起环节。上具棕色毛须状须根及须根痕。断面角质,散在筋脉点。 70.天南星 扁球形。顶端有凹陷茎痕,周围有麻点状须根痕,偶有小扁球状侧芽。断面白色,粉性。味麻辣。 71.半夏 类球形。顶端有凹陷茎痕,周围密布有麻点状须根痕。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72.石菖蒲 叶痕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残存鳞毛状叶基,下面具点状须根痕。断面纤维性,类白或微红色,内皮层环纹明显,并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73.百部 直立百部--纺锤形,上端较细长。具不规则深纵沟,偶有横皱纹。断面角质样,皮部宽,中柱扁缩。 蔓生百部--两端稍狭细,表面具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 对叶百部--不规则深纵槽。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 74.川贝母 松贝--类白色,外层两鳞叶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闭合。 75.浙贝母 “浙八味”之一。 大贝--单瓣鳞叶,呈新月形。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被白色粉末。断面白色,富粉性。 珠贝--扁圆形。外层2鳞叶肥厚,略呈肾形,互相抱合。 76.黄精 置沸水略烫或蒸至透心。 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形似鸡头。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 77.玉竹 半透明,具纵皱纹和微隆起环节,有白色圆点状须根痕及圆盘状茎痕。质硬脆,易吸潮变韧。断面角质样或颗粒状。味甘,有黏性。 78.重楼 结节状扁圆柱形。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下面具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叶或芽痕。断面粉性或角质样。 79.土茯苓 有结节状隆起。表面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切面黄白色或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 80.天冬 长纺锤形,略弯曲。黄棕色,半透明。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 81.麦冬 “浙八味”之一。纺锤形。灰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质柔韧。断面黄白色,角质,半透明,中柱细小。 81.知母 顶端残留浅黄色叶痕及茎痕—金包头。上面有一凹沟,环节上密生黄棕色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略邹缩,具点状根痕。 82.山药 “四大怀药”之一。断面白色,粉性,略颗粒状。微酸,嚼之发粘。 83.射干 皱缩,具较密环节。上面具圆盘状凹陷茎痕,下面残留细根或根痕。断面黄色,颗粒性。 84.莪术 圆锥或卵圆形。上部环节突起,残留须根或圆形凹陷须根痕。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气微香。 85.姜黄 蒸或煮至透心。卵圆或纺锤形,有的短叉分枝。表面深黄色,环节明显,具少数圆形根茎痕。断面棕黄至金黄色,角质,具蜡样光泽,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辛、微苦。 86.郁金 蒸或煮至透心。纺锤形、卵圆至长卵圆形。表面具皱纹,断面灰棕色角质,有光泽。 87.天麻 表面黄白或淡黄棕色,具纵皱纹及点状突起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老姜皮、芝麻点。长椭圆形。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鹦哥嘴。底部有圆脐状疤痕—肚脐笃、肚脐眼。断面黄白色,半透明,角质状。气特异。 88.白及 蒸或煮至无白心。不规则扁球形,具2~3爪状分枝。灰白或黄白色,围绕突起茎痕有数个棕褐色同心环,上残留棕色点状须根痕。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散有筋脉点。嚼之有粘性。 二、茎木类中药 1.木通 具不规则裂纹及纵纹、突起皮孔。断面皮部厚,黄棕色,具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具放射纹,髓小或中空。 2.槲寄生 茎节膨大,常2-5叉状分枝,易由节处脱落。断面皮部黄色,木部色浅,具放射纹。髓部常偏向一边。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主脉5出,中间3条明显。嚼之有黏性。 3.桑寄生 茎枝圆柱形,表面红褐或灰褐色,有多数细小突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浅,皮、木部分离。 4.大血藤 断面皮部红棕色,向内嵌入黄白色木部。 5.苏木 表面黄红色或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纹。横断面年轮明显,髓部具亮星。 6.鸡血藤 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 7.降香 紫红或红褐色。质硬,富油性。断面纹理细密,紫红色,可见年轮。 8.沉香 表面凹凸不平,有刀削痕。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断面刺状。气芳香。燃烧时有油渗出,有浓烟及强烈香气。 9.通草 白或淡黄色,具浅纵沟。体轻质松。断面平坦,具银色光泽。中央空洞或具半透明薄膜;纵切薄膜梯状排列。 10.钩藤 圆柱形或类方柱形。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痕迹和环状托叶痕。断面皮部纤维性。药材以双钩、茎细、钩结实、光滑、色紫红、无枯枝者为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ly/7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手经验方
- 下一篇文章: 中50岁贪色女人,往往具备的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