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的栽培和管理方法

一、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玄参是深根作物,所以应该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荒山阳坡种植,不宜连作。一般要隔3-4年后才可以再种植。玄参的根部入土很深,吸肥能力又强,所以需要深耕并施足基肥,每亩斤左右,再平整做成高8寸,底部宽1.5~2尺,顶宽1尺左右的高垄,江、浙一带做成4尺宽高畦,以待栽植。

玄参1

二、繁殖方法:主要用根芽繁殖,也可以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繁殖产量低,故多不采用。

1、根芽繁殖:北方地区,秋季收获后,将带芽的根状茎,排放于宽3尺左右,深3.5尺的窖内(东西向为好,厚7-8寸,上盖一层砂土,埋严芽子为止,以后随着天气变冷,逐渐加厚盖土层至6~7寸左右(根据当地气候而定),贮存期间,沟内温度保持在0~2°C左右为好。第二年春天,天气变暖时,逐步去掉盖士,以免温度过高,芽子伸长,影响种栽质量,4月上旬取出,按根状茎大小,掰成好几块,每块上保留2~8个芽头,按行距1.2~2尺,株距1.0尺左右,开穴栽植,芽向上,每穴栽根状茎1小块(有2.8个芽头),覆土约1.5寸,稍加镇压,然后浇水。浙江、四川等地气候较温暖,秋季采收时,取带芽的根状芽,随即装植,方向同上。也可于3月上旬至8月下旬栽植,宜早不宜迟,这就要在收获时把芽头取下放室内景1~2天,然后挖1尺深的坑,放入芽头,上边盖薄薄一层土或稻草,注意防雨,以免坑内积水烂芽。

玄参2

2、种子繁殖:过去多不采用。近年来,实践表明,种繁殖生长较快,一年即可出商品,产量较低,病害少。在新引种区可以采用,北方早春8月间用阳畦育苗,先改做好的苗床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或条播,用筛子筛些细土,将种子盖严即可。畦面覆层稻草,以便保温保湿,出苗前撤掉覆草。经常注意浇水、拔草,加强管理,出苗后,间苗2~3次,如幼苗瘦弱,可追施少量肥料,5月上中旬,苗高2寸左右时,即可定植。行株距和根芽繁殖相同。南方多秋播,植株生长较快,产量和质量较春播好。

三、田间管理:苗期注意及时除草,6-7月后,植株长大,不宜再松土,以免伤根,有草时拔除。植株土垄前追肥1~2次,以磷、钾肥为主,混入厩肥或堆肥申施下,氨肥不宜过多。5月下旬、7月份,在植株旁开小穴或沟施下,并盖土压实。进行培土。玄参较能耐旱,一般不要浇大水,如严重干旱,可适当浇水,雨季需及时排深积水。

玄参3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斑枯病:又名“铁焦叶”、“叶枯病”。病源属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在雨季较为严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ly/1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