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补脾新时代补脾祛湿就吃它
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07.html 小编导读 白扁豆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食物,时常会出现在餐桌上,或炖或炒,美味得很~除此之外,扁豆还有不错的药用价值,既是食物,又是药物,这便是“药食同源”。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扁豆,让我们来看一下它们是怎么做到美味又养生的。 白扁豆 白扁豆,为一种农作物,可晒干,炒后可食用。别名扁豆、南扁豆;一年生缠绕草本。原产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约在汉、晋间引入我国。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种子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呈淡苋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豆科扁豆属植物白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味甘,性微温。 归脾、胃经。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可健脾化湿。 内服:煎汤,9~15克;或生品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凡脾虚有滞者忌用。 白扁豆: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白扁豆:取净白扁豆,炒至微黄色,用时捣碎。 扁豆仁:取净白扁豆,置沸水中煮至皮微鼓起和松软,捞出,倒入凉水,搓去皮,晒干,捣碎用;或炒黄用(皮晒干即为扁豆皮)。 1.《本草纲目》:取硬壳白扁豆,连皮炒熟,入药。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2.《中国药典》: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过多。 相关药膳 白扁豆瘦肉汤 材料:白扁豆、瘦肉、盐。 做法:猪瘦肉洗净,用开水稍烫去血腥味,切成细末,然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再加入白扁豆,用文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健康提示 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温之功,且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5、维生素C及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此汤可用于小儿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暑湿泻下等症。参苓健脾胃颗粒传承千年经典名方,配方中加入白扁豆等药食同源药材,所以不仅能补脾胃,对脾胃虚弱、容易食欲不振、疲惫乏力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像有人经常大便粘腻不成形,肚子胀、不消化,一吃油腻的食物就拉肚子,就多半属于脾虚湿重人群,此时即可服用参苓健脾胃颗粒进行调理。 来源:部分内容选自《舌尖上的中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9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几位中医名家谈胃溃疡的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