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中药名。别名:重迈、中庭、重箱、摩罗、强瞿、百合蒜、蒜脑薯。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r.viriduliumbaker或细叶百合L.PumilumDC.的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咳血,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寒;归肺、心、胃经。

01

功效作用

功能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治

1、阴虚燥咳,劳嗽咳血:本品微寒,作用平和,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润肺清肺之力虽不及北沙参、麦冬等药,但兼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

2、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本品能养阴清心,宁心安神。

3、西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妊娠咳嗽、肺结核属于肺阴虚证者,神经衰弱属于心阴虚者,慢性中耳炎属于阴虚有热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2g。蜜炙可增加润肺作用。

注意事项

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化学成分

本品含酚酸甘油酯、丙酸酯衍生物、酚酸的糖苷、酚酸甘油酯糖苷、甾体糖苷、甾体生物碱、微量元素、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

药理作用

百合水提液对实验动物有止咳、祛痰作用;可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蜍哮喘;百合水提液还有强壮、镇静、抗过敏作用;百合水煎醇沉液有耐缺氧作用;还可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相关论述

1、《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

2、《本草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

3、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济生续方》百花膏)

4、治天疱湿疮:生百合捣涂,一二日即安。(《濒湖集简方》)

5、治耳聋、耳痛:干百合为末,温水服6克,日二服。(《千金要方》)

6、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百合15克,酸枣仁15克,远志9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7、治肺痈:百合,或煮或蒸,频食,拌蜜蒸更好。(《经验广集》百合煎)

02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配款冬花配伍,如《济生方》百花膏。

2、治肺虚久咳,劳嗽咳血,配生地、玄参、桔梗、川贝母等清肺、祛痰药同用,如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3、治虚热上扰,失眠,心悸,配麦冬、酸枣仁、丹参等清心安神药同用。

4、治神志恍惚,情绪不能自主,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为主的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配生地黄、知母等养阴清热之品同用。

相关配伍

1、百合配贝母:百合甘寒,长于清肺润燥止咳;贝母甘苦微寒,善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两药配伍,可增强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壅肺,热灼津伤,肺失清肃,咳嗽气喘,痰中带血等。

2、百合配茯苓:百合甘寒,长于清肺润燥止咳;茯苓甘淡,善于利水渗湿健脾。两药配伍,可具有清肺润燥,利水渗湿的作用。适用于痰热阻肺,肺气壅滞,咳嗽气喘,影响肺主治节,伴见腰膝浮肿,小便淋涩等。

3、百合配石膏:百合长于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石膏善于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两药配伍,可增强清热宣肺平喘,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热邪壅肺,喘促咳痰,烦热头痛,外有表证者。

4、百合配桔梗:百合长于润肺止咳;桔梗善于止咳利咽。两药配伍,可增强清肺化痰,润肺下气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咳嗽,胸中痰壅,咽喉不利,以痰多有热呼吸不利为主症者。

5、百合配款冬花:百合甘寒质润,长于润肺止咳,滋补肺阴;款冬花辛温而润,善于润肺止咳化痰。两药配伍,可增强润肺滋阴,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肺热久咳伤阴,肺肾阴虚,劳嗽咯血等。

6、百合配麦门冬:百合甘寒质润,长于润肺止咳,滋补肺阴;麦门冬甘寒质润,善于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两药配伍,可增强润肺,止咳,养阴的作用。适用于肺肾阴虚劳嗽咳血等。

7、百合配滑石:百合长于清心安神;滑石善于清热利尿。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润肺,清心除烦止渴,清热利尿的作用。适用于百合病邪郁日久,心烦口渴,且小便赤涩等。

8、百合配知母:百合归心经,具有养心阴,益心气,清心热,安心神的作用;知母归肾经,具有滋肾阴,润肺燥,退骨蒸,降虚火的功效。两药配伍,可具有养心润燥,滋阴降火的作用。适用于热病伤阴,气津不足,虚烦惊悸,心烦口渴,失眠多梦,甚则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等。

9、百合配鸡子黄:百合长于清心安神,滋阴;鸡子黄善于养心除烦,益胃。两药配伍,可具有滋阴益胃,降逆除烦的作用。适用于百合病邪郁日久,心烦口渴,且小便赤涩者。

鉴别用药

1、生百合、蜜百合、蒸百合:生百合性寒,以清心安神为主,主治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蜜百合长于润肺止咳,多用于肺虚久咳,肺痨咳嗽,痰中带血及肺阴亏损,虚火上炎等。蒸百合寒性略减,兼归胃经,善于养阴润肺,益肺和胃,可治肺燥咳嗽,失眠心烦,胃热恶心。

2、百部与百合:两者均味甘入肺而能润肺止咳,善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百部味苦性平不偏,专走肺经,治咳嗽无问新久、寒热均宜,尤善治肺痨咳嗽及百日咳;又能杀虫灭虱,可治蛲虫、蛔虫等肠道寄生虫,以及阴道滴虫、头虱、体虱、疥癣等。百合性微寒,又入心经,善于养阴润肺而止咳,治肺虚久咳、燥咳及劳嗽咯血;兼可清心安神,可治虚烦不眠、惊悸不安。

3、沙参与百合:两者均味甘性微寒,归肺经,皆具养阴清肺之功,同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沙参又入胃经,清肺作用较强,又能益胃生津,可治胃阴不足或气津两伤证。百合又入心经,润肺作用更佳,又能清心安神,可治虚烦不眠、心悸不安。

4、款冬花与百合:两者均归肺经而能润肺止咳,同治咳嗽之证。款冬花味辛苦微温,兼能化痰,为止咳疗嗽之佳品,治咳喘无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均可,尤以肺寒咳嗽用之最宜;还可治肺痈。百合味甘而微寒,又入心经,善养阴润肺止咳,治肺虚久咳、燥咳及劳嗽咯血;又能清心安神,用于虚烦失眠、心悸不安等。

5、合欢皮与百合:两者均味甘入心经而具安神之功,善治虚烦不眠。合欢皮性平入肝经,既能养心安神,又能疏肝解郁,活血消痈,用于情志所伤的心神不安、忧郁失眠,以及跌打骨折、痈疽疮肿。百合性微寒入肺经,既能清心安神,又能养阴润肺,主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之虚烦失眠,内伤杂病、阴虚有热之心烦惊悸不安,以及肺虚久咳、燥咳及劳嗽咯血。

6、玉竹与百合:两者皆为甘寒之品,均能清肺养阴,清热生津,常相须为用。百合尚归心经,具清心安神之功,可用于虚烦惊悸、失眠多梦之证,为治百合病之要药;玉竹兼归胃经,功善滋胃阴,润胃燥,生津止渴,常用于热病伤阴,津亏液少,烦热口渴之证。

相关药品

百合固金丸(口服液)、川贝雪梨膏、蛤蚧定喘胶囊(丸)、解郁安神颗粒。

药膳食疗

百合银耳汤:

1、功效:滋阴润肺、清热止渴、保护气管。

2、原材料:百合15g,大枣5粒,银耳20g,冰糖1/2杯,水适量。

3、做法:将百合用温水泡软。大枣去籽后切小丁备用。银耳用水泡软洗净、去硬蒂后,放入搅拌机,加2杯水,稍打碎约30秒,勿打得太细以保持口感。将打碎的银耳、冰糖、百合、大枣丁、水放入锅中,置于电锅内外锅加1杯水开始蒸煮,熟后即可食用。

4、用法:随意饮之。

03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炮制方法

1、百合: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走油瓣。

2、蜜百合: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百合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百合kg,用蜜5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蜜百合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04

药材鉴别

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合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

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长1.5-3cm,宽0.5-1cm,厚约4mm,有脉纹3-5条,有的不明显。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

形态鉴定

1.百合:多年生草本,高70~cm。鳞茎球形,淡白色,其暴露部分带紫色,前端鳞叶常开放如荷花状,长3.5~5cm,直径3~Scm。茎光滑无毛,常有紫色条纹。叶互生,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长2~10cm,宽5~15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具5~7脉,全缘。花1至数朵生于茎端,花梗长3~10cm;花被喇叭形,裂片6,有香气,乳白色,外面稍带紫色,向外张开或先端外弯而不卷,长13~18cm,宽2~5cm;雄蕊6,花丝细长;子房上位,花柱长8.5~11cm,柱头3裂。蒴果矩圆形,长约5cm,宽约3.5cm,有棱,具多数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卷丹:多年生草本,高~cm。鳞茎卵圆状扁球形,高4~7cm,直径5~8cm。茎直立,淡紫色,被白色绵毛。叶互生,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20cm,宽0.5~2cm,向上渐小成苞片状,上部叶腋内常有紫黑色珠芽。花3~6朵或更多,生于近顶端处,下垂,橘红色,花蕾时被白色绵毛;花被片披针形向外反卷,内面密被紫黑色斑点;雄蕊6,短于花被,花药紫色;子房长约1.5cm,柱头3裂,紫色。蒴果长圆形至倒卵形,长3~4cm。种子多数。花期6~7月,果期8~10月。

3.细叶百合:多年生草本,高20~60cm。鳞茎圆锥形或长卵形,直径1.8~3.5cm,具薄膜,鳞瓣长圆形或长卵形,长2~3.5cm,宽0.7~1.2cm,白色。叶散生于茎中部,无柄;叶片条形,长3~10cm,宽1~3mm,无毛,先端锐尖,基部渐窄,有1条明显的脉。花一至数朵,生于茎顶或在茎端叶腋间,俯垂,鲜红色或紫红色;花被片6,长3~4.5cm,宽5~7mm,内花被片稍宽,反卷,无斑点或有少数斑点,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雄蕊6,短于花被,花丝无毛,花药长椭圆形,黄色,具红色花粉粒;子房圆柱形,长约9mm,花柱比子房长1.5~2倍。蒴果长圆形。花期7~8月,果期8~10月。

性状鉴定

1.百合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长1.5~3cm,宽0.5~1cm,厚约4mm,有脉纹3~5条,有的不明显。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

2.卷丹鳞:叶长2~3.5cm,宽1.5~3cm,厚1~3mm,表面乳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直的脉纹3~8条,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

3.细叶百合鳞:叶长约5.5cm,宽约2.5cm,厚至3.5mm,色较暗,脉纹不太明显。

显微鉴定

粉末特征:

1.百合灰白色。①未糊化淀粉粒呈卵形或长圆形,两端圆或稍平截,直径5~50μm,长至80μm;脐点人字状、三叉状或马蹄状,层纹明显。②表皮细胞壁薄,微波状;气孔类圆形者直径51~61μm,扁圆形者直径56~67μm,长圆形者直径40~48μm,长45~61μm,副卫细胞3~5个。③螺纹导管直径约至25μm。

2.卷丹米黄色。①未糊化淀粉粒呈长卵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4~29μm,长约至46μm,脐点不明显,呈人字状或短缝状,多位于小端,层纹隐约可见。②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增厚,有的呈连珠状;气孔类圆形,直径60~68μm,副卫细胞3~5个,保卫细胞有纹理。③螺纹、网纹导管直径约至30μm。

3.细叶百合灰白色。①未糊化淀粉粒卵圆形、椭圆形或略呈贝壳状,较小端稍尖突,直径3~48μm,长至72μm;脐点人字状、点状或短缝状,层纹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②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气孔类圆形,直径44~52μm,副卫细胞4~5个,保卫细胞有纹理。③螺纹导管直径约至21μm。

鉴别方法

品相难看更为靠谱。针对百合干中添加硫磺的问题,很多东西在干燥的过程中都会产生颜色变化,不能仅从最后干燥的色相上来判定东西的好坏。很多厂商主动添加漂白剂增加色泽迎合消费者需求,也因此才会出现添加硫磺的现象。硫磺主要含二氧化硫,如果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消费者在挑选百合干时,应当尽量注意挑选自然色,即颜色带黄,品相不那么好看的可能才是无硫的百合干。

1.浸泡法。在室温35度左右的情况下,将两种百合干泡在清水里20个小时。结果发现,颜色白中带黄的百合干已经变质,有酸馊味散发出来,周围还有气泡冒出,水变浑浊;而颜色偏白的百合干没有酸馊味发出,颜色依旧鲜白。颜色白中带黄的百合干是无硫或者硫含量很少的百合干,而颜色偏白的百合干则很可能是硫磺熏制的;

2.是看干燥度,无硫的百合干很脆,不压秤,而含硫的百合干为了降低成本,烘干的时候没有彻底烘干水分,比较绵软,没有无硫的那么干脆;

3.是看颜色,无硫的百合干色泽蜡黄暗淡,不怎么好看,而含硫的百合干经硫磺漂白颜色是微黄或者白色;

4.也是最准确的方法,去质监部门检验,但成本较高。

饮片性状

1、百合:参见“药材”项。

2、蜜百合:形如百合,表面老黄色,滋润,略有光泽,味微甜。

05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细叶百合。

形态特征

1、百合:多年生草本,高70-cm。茎上有紫色条纹,无毛;鳞茎球形,直径约5cm,鳞茎瓣广展,无节,白色。叶散生,具短柄;上部叶常小于中部叶,叶片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长7-10cm,宽2-3cm,先端急尖,基部余窄,全缘,无毛,有3-5条脉。花1-4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片6,倒卵形,长15-20cm,宽3-4.5cm,多为白色,背面带紫褐色,无斑点,先端弯而不卷,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雄蕊6,前弯,花丝长9.58-11cm,具柔毛,花药椭圆形,丁字着生,花粉粒褐红色;子房长柱形,长约3.5cm,花柱长11cm,无毛,柱头3裂。蒴果长圆形,长约5cm,宽约3cm,有棱。种子多数。花、果期6-9月。

2、细叶百合:草本,高30-60cm。鳞茎圆锥形或长卵形高2.5-4cm,直径1.8-3.5cm。叶线形,长3-10cm,宽1-3mm。花1-3朵,下垂,鲜红色或紫红色,花被片长3-4.5cm,宽5-7mm,反卷,无斑点或有少数斑点;花药具红色花粉。蒴果近球形,直径1.7-2.2cm。花期6-8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1.百合生于山坡草丛中、疏林下、山沟旁、地边及村旁;亦有栽培。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2.卷丹生于海拔m以下的林缘路旁及山坡草地。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3.细叶百合生于海拔~m的山坡、林下及山地岩石间。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等地。

道地产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湖南黔阳、邵阳、湘西苗族自治州,浙江吴兴、长兴、龙游,以及江苏、陕西、四川、安徽、河南等地。以湖南产品质量最好,浙江产品最大,多为栽培。

生长环境

百合生于海拔m以下的山坡草丛、石缝中或村舍附近。也有栽培。

生长见习

喜温暖稍带冷凉而干燥的气候,耐荫性较强。耐寒,生长发育温度以15-25度为宜。能耐干旱。最忌酷热和雨水过多。为长日照植物,生长前期和中期喜光照。宜选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低湿地不宜种值。忌连作,与豆类和禾本科作物轮作较好。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均可。目前生产上主要用鳞片、小鳞茎和珠芽繁殖。

栽培技术

1、鳞片繁殖:秋季采挖鳞茎,剥取里层鳞片,选肥大者在1:的苯菌灵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min,取出,阴干,基部向下插入苗床内,第2年9月挖出,按行株距15cm×6cm移栽,经2-3年培育可收获。亦可采用育苗箱育种。

2、小鳞茎繁殖:采收时,将小鳞茎按行株距15cm×6cm播种,经2年培育可收获。

3、珠芽繁殖:夏季采收珠芽,用湿沙混合贮藏于阴凉通风处,当年8-9月播于苗床上,第2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挖取鳞茎,按行株距20cm×10cm播种,到第3年秋采收,较小者再培育1年。

病虫防治

1、病害有病毒病,选择无病鳞茎繁殖,并消灭传染病害的蚜虫。立枯病,要避免连作,注意排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石灰消毒。

2、虫害有蚜虫,可用50%马拉硫磷0倍液喷射防治。

·汉方拾遗·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