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福利丨40个中药一高频考点,建议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最为执业药师考试的科目,有其独有的考试风格与特点,在历年的考试中,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所占分值最多,其次是第四章,抓住此四章内容,对于考试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及考试改革以来命题的趋向,医学教育网特别编写《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来帮助学员简便、快捷、准确地抓住考试重点。 Top2:麻黄 此药物在年、年考试中均有考查,考查题型为配伍选择题。主要涉及章节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七章和第八章考试分值为1~3分。 考频指数:★★★★ (1)麻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其中的麻黄碱按照结构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其具有中枢兴奋作用,,能兴奋大脑、中脑、延髓和呼吸循环中枢。 (1)药材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切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2)何首乌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以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为主,《中国药典》规定其指标性成分为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 (3)何首乌炮制时采用的方法是蒸法,采用此法可以是何首乌中总蒽醌、结合型蒽醌的含量减少,游离型蒽醌含量增减,从而减轻其致泻作用。 (4)大黄中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其主要泻下成分为蒽醌苷,通过炮制可以减轻其泻下作用。 清宁片:所用辅料为黄酒和熟蜜。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 Top4:厚朴、桑白皮、白鲜皮 此知识点在年,年均有考查,其涉及到的题型有综合分析选择题,是执业药师考试改革之后常出现知识之一。主要涉及内容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八章。考试分值为1~2分。 考频指数:★★★★ (1)厚朴产地加工需要“发汗”,主要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按照结构分类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 (2)白鲜皮呈卷筒状,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3)桑白皮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Top5:狗脊、绵马贯众 此知识点在年,年,年均有考查,其涉及到的题型有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是执业药师考试改革之后常出现知识之一。学习时主要掌握其科属、药用部位以及显著的鉴别特征。考试分值为1~2分。 考频指数:★★★★ (1)狗脊为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1-4c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质脆,易折断,有粉性。 (2)绵马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鱗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形,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Top6:黄芩、茯苓 此知识点在年,年均有考查,其涉及到的题型有综合分析选择题,是执业药师考试改革之后常出现知识之一。主要涉及内容为第三章和第八章。考试分值为1~2分。 考频指数:★★★★ (1)黄芩以根入药,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黄芩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芩苷、汉黄芩苷等,其中黄芩苷为其指标性成分,黄芩久贮容易变绿,主要是因为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被氧化。 (2)茯苓以菌核入药,在产地加工时需要进行“发汗”,其饮片白茯苓为不规则形的片块,表面白色至类白色,略粗糙或平坦。质坚硬。气微,味淡。 常与黄芪配伍应用: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此配伍属于七情配伍中的相使。 Top7:延胡索 此药物在年、年考试中均有考查,题型为最佳选择题。主要涉及章节为第三章和第八章。考试分值为0~1分。 考频指数:★★★ (1)延胡索属于根及根茎类药材,按产地分类属于浙八味之一,其性状特点为:药材不规则扁球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2)延胡索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所含延胡索乙素又称为四氢巴马汀,此物质同时也是其指标性成分。延胡索乙素同时也是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3)延胡索常用的炮制方法为醋炙法,制备工程中要注意先炒药后加醋。 Top8: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此药物在年、年、年考试中均有考查,题型为最佳选择题、配伍选择题以及多项选择题。考试分值为3~5分。 考频指数:★★★★★ (1)科属来源 栀子来源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枸杞子来源于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女贞子来源于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 小茴香来源于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2)鉴别特征 地肤子:呈扁球状五角星形,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气微,味微苦。 吴茱萸: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表面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Top9:动物类药材-牛黄、羚羊角、地龙、乌梢蛇、蕲蛇、土鳖虫 此药物在年、年考试中均有考查,题型为配伍选择题。考试分值为2~3分。 考频指数:★★★★★ (1)相关专业术语:牛黄—乌金衣、挂甲;羚羊角—骨塞、通天眼;地龙—白颈;乌梢蛇—剑脊;蕲蛇—方胜纹、佛指甲、翘鼻头、连珠斑。 (2)入药部位:地龙、乌梢蛇、蕲蛇—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土鳖虫—动物的干燥全体;牛黄—动物的病理产物;羚羊角—动物的角 (3)鉴别特征: 土鳖虫呈扁平卵形,前端较狭,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有胸背板3节,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Top10:矿物类中药 此药物在年、年考试中均有考查,题型为配伍选择题。考试分值为2~3分。 考频指数:★★★★★ (1)来源: 朱砂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 雄黄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自然铜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 (2)条痕色:朱砂条痕色为红色或褐红色,雄黄条痕色为淡橘红色,自然铜条痕色为绿黑色或棕红色。 (3)断面特征:石膏—绢丝样光泽;雄黄—金刚石样光泽;自然铜、赭石—金属光泽。 Top14:叶类及全草类中药-番泻叶、罗布麻叶、紫花地丁、穿心莲 此药物在年、年考试中均有考查,题型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考试分值为2分。 考频指数:★★★★ (1)番泻叶: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全缘。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 (2)罗布麻叶: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注意罗布麻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强心苷。 (3)紫花地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淡黄棕色,叶基生,灰绿色,叶片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蒴果椭圆形或3裂。 (4)穿心莲:茎方柱形,节稍膨大,叶柄短,整株展平后成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味极苦。 Top11:白术、苍术、天花粉、山药、板蓝根 此药物在年、年考试中均有考查,题型为配伍选择题。主要涉及章节为第二章或第八章。考试分值为1~2分。 考频指数:★★★★ (1)白术属于浙药,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主产于浙江等地。来源于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2)苍术来源于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具有“起霜”现象,鉴别特征为朱砂点。其切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的油室,有的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3)天花粉属于怀药,主要产地有河南和河北。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4)山药为四大怀药之一,主产于河南。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5)板蓝根主产地为河北,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Top12:当归、续断、玄参、杜仲 以上药物在年、年、年考试中均有考查,题型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考试分值为1~2分。 考频指数:★★★★ 玄参产地加工:除去根茎、幼芽(供留种栽培用)、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 续断产地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当归产地加工: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末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放置,待水分稍蒸发后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杜仲产地加工:4~6月剥取,趁新鲜刮去粗皮,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堆积“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Top13:丸剂 此知识点在、、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4~5分。 考频指数:★★★★★ (1)丸剂的包衣 常见的药物衣有朱砂衣(镇静、安神、补心类药物常用)、黄柏衣(利湿、渗水、清下焦湿热的药物常用)、雄黄衣(解毒、杀虫类药物常用)、青黛衣(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百草霜衣(清热解毒类药物常用)等。 (2)丸剂水分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0%;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不得过12.0%;水丸、糊丸、浓缩水丸、不得过9.0%。蜡丸、滴丸不检查水分。 (3)溶散时限 溶散时限: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2小时内全部溶散;滴丸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蜡丸照崩解时限检查法片剂项下的肠溶衣片检查法检查,在盐酸溶液中(9→)检查2小时,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再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除另有规定外,大蜜丸及研碎、嚼碎后或用开水、黄酒等分散后服用的丸剂不检査溶散时限。 Top14:注射剂 此知识点在、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及多项选择题,分值为3~4分。 考频指数:★★★★★ (1)注射剂的溶剂 容器的洗涤: 粗洗:饮用水 精洗:纯化水、注射用水 溶剂或稀释剂: 口服、外用制剂:纯化水 注射剂、滴眼剂:注射用水 注射用灭菌粉末、注射剂:灭菌注射用水 提取剂: 饮片提取溶剂:饮用水(除另有规定外) 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剂:纯化水 (2)质量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剂容器应足够透明,以便内容物的检视,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内注射;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有相分离现象,不得用于椎管注射。 灌装标示量为不大于50ml的注射剂时,应适当增加装量。除另有规定外,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每一容器的装量一般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增加的装量应能保证每次注射用量。 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标签或说明书应标明其中所用辅料的名称,注射剂所用辅料中若有抑菌剂,在标签或说明书应标明抑菌剂的种类和浓度。 (3)注射剂的附加剂 常用抑菌剂为苯酚、甲酚、三氯叔丁醇等。 常用的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有氯化钠、葡萄糖等。 抗氧剂是一类易被氧化的还原剂。常用的有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一般用量为0.1%~0.2%。 Top15:胶囊剂 此知识点在、、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3~4分。 考频指数:★★★★★ (1)明胶空心胶囊囊材的组成 ①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②增稠剂,如琼脂可增加胶液的胶冻力; ③遮光剂,如二氧化钛; ④着色剂,如柠檬黄、胭脂红等; ⑤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⑥增光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可增加囊壳的光泽; ⑦芳香矫味剂。如乙基香草醛等。 (2)软胶囊填充物料 软胶囊可填充各种油类或对囊壁无溶解作用的药物溶液或混悬液,也可充填固体药物。填充物料为低分子量水溶性或挥发性有机物(如乙醇、丙酮、羧酸等)或充填药物的含水量超过5%,会使软胶囊溶解或软化;醛类可使囊膜中明胶变性;0/W型乳剂会失水破坏,均不宜作为软胶囊的填充物。填充药物混悬液时,分散介质常用植物油或PEG。 Top16:眼用制剂 此知识点在、、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分值为3~4分。 考频指数:★★★★★ (1)质量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眼用半固体制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插入剂、供外科手术用和急救用的眼用制剂,均不得添加抑菌剂或抗氧剂或不适当的附加剂。且应采用一次性使用包装。 除另有规定外,眼用制剂的无菌、装量、渗透压摩尔浓度,以及滴眼剂、眼内注射溶液的可见异物、混悬型滴眼剂和混悬型眼用半固体制剂的粒度、眼用半固体制剂的金属性异物、混悬性滴眼剂的沉降体积比等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眼用制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2)影响吸收因素 ①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可以起全身作用); ②药物的外周血管消除; ③眼用制剂的pH及药物的pKa; ④刺激性; ⑤表面张力; ⑥黏度:增加黏度可使滴眼剂中药物与角膜接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吸收。 (3)抑菌剂 多剂量眼用制剂,应加适当抑菌剂。常用的抑菌剂有三氯叔丁醇、硝酸苯汞、苯乙醇、羟苯乙酯等。 Top17:外用膏剂(附栓剂基质) 此知识点在、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3~4分。 考频指数:★★★★★ (1)软膏剂的基质 ①油脂性基质主要包括油脂类(动、植物油)、类脂类(羊毛脂、蜂蜡)、烃类(凡士林、石蜡与液体石蜡)和硅酮类(二甲基硅油)。 ②水溶性基质主要包括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 ③乳膏剂属于软膏剂的一种,只不过其基质比较特殊,称为乳剂型基质。常见的有油包水型基质(钙皂、羊毛脂、单甘油酯、脂肪醇)和水包油型基质(钠皂、三乙醇胺皂、脂肪醇性硫酸钠类、聚山梨酯)。 附:栓剂基质 ①油脂性基质:可可豆脂、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类(半合成椰子油脂、半合成山苍子油脂、半合成棕榈油脂)。 ②水溶性基质:甘油明胶、聚乙二醇、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脂、聚山梨酯61等。 (2)质量要求 膏药的膏体应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滩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黑膏药应乌黑、无红斑,白膏药应无白点;软化点、重量差异等应符合规定;膏药应密闭,置阴凉处贮存。 贴剂的含量均匀度、释放度、微生物限度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影响吸收因素 ①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皮肤的病变、皮肤的温度与湿度、皮肤的清洁; ②药物性质; ③基质的组成与性质:基质组成、类型和性质;基质的pH;附加剂;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其他因素:药物的透皮吸收除上述影响因素外,还与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与皮肤接触时间等密切相关。 Top18:片剂的辅料 此知识点在、、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2~3分。 考频指数:★★★★★ (1)崩解剂:常见的有羧甲基淀粉钠(优良崩解剂)、碳酸氢钠与枸橼酸功用可以作为泡腾崩解剂。 (2)吸收剂:磷酸氢钙为白色细微粉末或晶体,具有水不溶性、无引湿性的持点,且稳定性、流动性较好。 (3)润湿剂与黏合剂:水、乙醇为常用的润湿剂,淀粉浆常用作黏合剂。 (4)润滑剂:常见的为硬脂酸镁和聚乙二醇,此外硬脂酸、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也可用作润滑剂,其中硬脂酸锌多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Top19:散剂 此知识点在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配伍选择题,分值为1~3分。 考频指数:★★★★ (1)质量要求 供制散剂的原料药均应粉碎。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用及局部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散剂用于烧伤治疗如为非无菌制剂的,应在标签上标明“非无菌制剂”;产品说明书中应注明“本品为非无菌制剂”,同时在适应证下应明确“用于程度较轻的烧伤(Ⅰ°或浅Ⅱ°)”;注意事项下规定“应遵医嘱使用”。 (2)用于烧伤[除程度较轻的烧伤Ⅰ°或浅Ⅱ°外]、严重创伤或临床必需无菌的局部用散剂,按照《中国药典》通则无菌检査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Top20: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 此知识点在年、年、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3~4分。 考频指数:★★★★★ (1)不适于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 ①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小时)或很长(大于24小时)的药物; ②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 ③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 ④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2)缓控释制剂的类型 ①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药物通过扩散、溶蚀作用而缓释; ②乳剂分散型缓释制剂: 借助油相对药物分子的扩散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而达到缓释目的。 ③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系指利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 ④膜控包衣型缓释、控释制剂:常通过控制包衣膜的厚度、膜孔的孔径及其弯曲度等来达到延缓与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目的。 ⑤注射用缓释制剂:注入人体后油中药物或混悬药物粒子,向注射部位体液中分配或溶解的延缓作用而达到缓释目的。 ⑥缓释膜剂; ⑦胃滞留型缓释、控释制剂。 (2)靶向制剂分类 按靶向的部位,靶向制剂可分为: 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达特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 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 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 (3)对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AUC、Cmax)进行统计分析,可作出生物等效性评价。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药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的考点精粹,考生抓紧时间牢牢记住,在考试的时候能多拿一分是一分!加油吧,执业药师考生!期待着大家的好消息! ?考前最后一套卷, 免费领取中! 立即领取如果您觉得做题总是没方法,成绩总是上不来?知识点记忆没方法,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记不住?相信医学教育网都有您想要的选择 冲刺精讲班、 习题精讲班、 前密训直播班, 都可为考生们冲刺领航! 购课方式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5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药科普丨补肾养血的地精地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