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药科普丨补肾养血的地精地黄
本草考证地黄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为“干地黄”,列为上品,曰:“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弊,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干地黄,本经不言生干及蒸干。方家所用二物别,蒸干即温补,生干即平宣,当依此法用。〔时珍曰〕本经所谓干地黄者,即生地黄之干者也。其法取地黄一百斤,择肥者六十斤洗净,晒令微皱。以拣下者洗净,木臼中捣绞汁尽,投酒更捣,取汁拌前地黄,日中晒干,或火焙干用。别录复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故其性大寒。其熟地黄乃后人复蒸晒者。诸家本草皆指干地黄为熟地黄,虽主治证同,而凉血补血之功稍异,故今别出熟地黄一条于下。《名医别录》云“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记载:“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今处处有之,以同州(今陕西大荔县)为上。”《本草纲目》云:“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其苗初生塌地,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似小芥叶而颇厚,不叉丫。叶中撺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如羊蹄根及胡萝卜根,日暴干乃黑,生食作土气。”《本草蒙筌》曰:“江浙种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怀庆生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本草从新》记载:“以怀庆肥大而短,糯体细,菊花心者佳”菊花心即地黄形成层的形状,这是历代药商鉴定地道货的标志。从历代本草记载可以看出,怀庆地区是道地产区,而且古今所用的地黄一致。▲地黄植物图药典标准 ▲地黄细节图 产地、采收及加工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产于河南武陟、温县、孟州、沁阳、博爱,山西河津、芮城、绛县,以及河北、内蒙古等地。以河南温县、博爱、武陟、孟县、沁阳等地产量最大,质地最佳,谓之“怀地黄”,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 地黄是一年生药材,地上茎叶枯黄且带斑点时采挖,春地黄一般在10月上旬,晚地黄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采挖前浇水一次,在畦的一端开深35~40cm的沟,依次小心采挖,防止折断和破皮。将鲜地黄除去芦头,须根和泥沙,按大小分级。 加工方法有晒干和烘干: 1、晒干,鲜地黄去净泥土,一般不用水洗,在太阳下晾晒,晒一段时间后,堆起来,外盖草或麻袋“发汗”,然后再摊开晾晒,一直晒到质地柔软、干燥为止。由于秋冬季节阳光弱,晾晒时间长,干燥慢,费时费工,所出的产品油性小,质量不及烘干的好。 2、烘干经装焙、火候、翻焙、传焙、打圆等步骤。 ①装焙,建一个长方形的炕,炕墙高、长、宽依据鲜地黄产量确定。一般置炕上以~kg为宜,厚度均匀不超过30cm,按等级分别装焙。 ②火候,地黄入焙后,焙内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会发生“焦枯”、里生外熟,过低会焙出汁水,引起发霉,都会降低地黄的药用价值。一般初入焙时间温度可达70~75℃,维持两天,快焙成时温度可降到60~65℃(最高温度不宜超过8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0℃)。 ③翻焙,地黄初入焙时湿度大,可1~1.5天翻焙一次,以后每天翻焙2~3次。翻焙时随时捡出身发软的陈货。每焙一炕成货需4~5天。 ④传焙,当地黄变色后,下焙,盖麻袋,堆积发汗3~4天,待地黄内部汁液渗出体外而“大汗淋漓”时,通风换气,使表面柔软一致,心无硬核为标准。二次装焙,要适当掌握火候45~50℃,勤翻动,防焦枯,一天即成。 ⑤打圆,地黄在第二次传焙堆积发汗后,趁体软时将大小、瘦长、形态不等的生地捏捻成圆形。经定型加工后的生地称为“圆身地黄”,为上等,外表美观,在加工成饮片时,片型较大。断面乌黑发亮,油润光泽具粘性,味甜,有焦糖气。 ▲地黄种植▲地黄开花的形态▲人工采挖地黄▲机器采收地黄▲地黄焙干▲地黄翻焙▲地黄干品▲地黄润洗▲生地片地黄的炮制品比较多,有鲜地黄,生地,熟地,生、熟地炭,炒生、熟地,砂仁拌熟地,比较常用的是生地,熟地。传统认为生地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色者为佳;熟地黄以块肥大、味甜者为佳。生地产地采收加工后,要陈化两年,内部一些成分会转化。地黄加工后内部颜色变黑,有人认为是梓醇为基本骨架的单糖苷或双塘苷经高温部分分解成苷元,苷元聚合可能导致颜色变黑,也有认为由糖类产生的果糖或5-羟甲基糠醛与氨基酸反应产生类黑精所致。▲药典中的熟地炮制及性状熟地炮制方法较多,历代有三蒸三晒,七蒸七晒,九蒸九晒等。现在各地大多只蒸一次,最多也不过三次,蒸的时间差异也大。另熟地炮制,古代文献记载有加酒和不加酒之说,近代证明加酒与否对其所含成分及作用无明显差异。现代炮制两种方法都有,分别为酒熟地黄和蒸熟地黄。1、酒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用黄酒拌匀,置于炖药罐内,密闭,隔水加热炖透,或黄酒拌匀,闷润24~48小时,装入蒸罐内,加适量水,密封,蒸12~24小时,中间倒罐一次,至黄酒被吸尽且色泽黑润时,取出,晒至外皮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每千克生地黄用黄酒30~50千克。2、蒸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置木甄、笼屉或其他适当容器内,加热蒸至内外黑润为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或块,干燥。一次蒸制的熟地黄,存在蒸不透、色泽、口感、疗效、质量差、容易腻胃等缺陷。禹州传统九制法制熟地黄,克服了闷法一次蒸制熟地黄的工艺和质量缺陷,即达到“黑如漆,亮如油,甜如饴”古法炮制要求,又克服普通熟地黄的腻性,增加了健胃消食的功能,满足现代中医临床和人们补益保健的需求。九蒸九晒熟地:选净生地黄,与适量(约10%用量)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吸尽。放入蒸笼中蒸至地黄中央发虚为度(蒸制过程注意收集熟地汁),取出晒至外皮微干,然后将地黄拌入熟地汁和适量黄酒,闷润至辅料吸尽。再蒸,再晒至外皮微干,再拌入熟地汁、适量黄酒,如此反复,蒸、晒八次。第二次至第八次蒸制需要黄酒约70%用量。最后将剩余黄酒(约20%用量)与砂仁粉一起拌入,蒸至内外漆黑,味酸甜无苦味为度。将蒸制合格的熟地黄手握成团,晒至八成干,然后切制。正安选用道地产区河南焦作的地黄,通过传统的加工工艺,加工完的生地断面灰黑色至乌黑色,微有光泽,味微甜。熟地黄是蒸过三次的,颜色乌黑,有光泽、味甜,微苦。▲正安生地黄▲正安熟地黄配伍应用、现代研究及药理作用配伍应用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一、鲜地黄和生地黄1、热入营血,斑疹吐衄与水牛角、玄参等配伍,治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烦躁,神昏舌绛,如清营汤;与水牛角、赤芍、丹皮配伍,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犀角地黄汤;与生荷叶、生艾叶等配伍,治便血,崩漏下血,如四生丸;与牡丹皮、焦山栀、三七等配伍,治血分热盛,吐血脉数,如生地黄汤。2、阴虚内热,潮热盗汗与鳖甲、青蒿、知母等配伍,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邪伏阴分,夜热早凉,舌红脉数,如青蒿鳖甲汤;与黄柏、黄芪、浮小麦等配伍,治阴虚火旺、盗汗不止者,如生地黄煎;与丹皮、知母、地骨皮等配伍,治骨蒸潮热,如地黄膏;与人参、茯苓、白蜜同用,治肺阴虚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咳血,如琼玉膏。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与玉竹、麦冬、沙参同用,治胃阴伤,口干咽燥,烦渴多饮,如益胃汤;与天花粉、黄连、藕汁等配伍,治肺热津伤,烦渴多饮,如消渴方;与黄连、乌梅、阿胶等同用,治暑热伤阴,口渴引阴,如连梅汤;与玄参、麦冬同用,治阳明温病,热结伤津致大便燥结,咽干口渴,如增液汤。二、熟地黄1、心肝血虚,眩晕心悸与当归等配伍,治血虚心肝失养,面色萎黄或苍白、眩晕、不寐等,如四物汤;与人参配伍,治气血两虚,如两仪膏;与人参白芍、当归、白术等配伍,治气血双亏较甚,心悸眩晕,气短乏力,如八珍汤。2、月经不调,崩漏下血与黄芪、人参等配伍,治血虚兼气虚不摄,月经先期量多色淡,如圣愈汤,加桃仁、红花,治兼有淤血阻滞,症见月经量多色紫、质黏有块者,如桃红四物汤;与艾叶、炮姜、鹿角胶同用,治血虚夹寒者;与当归、黄连同用,治冲任虚损,血虚有热之月经不调、久而无子。熟地炒用有止血之功,与白芍、当归、芥穗炭等同用,治妇女经水过多兼血虚者。3、妊产诸疾治气血双亏之胎动不安或屡惯堕胎,常与人参、白术、当归、续断、砂仁等配伍,如泰山磐石散;产后血虚,少妇疼痛,常与人参、当归、肉桂、阿胶等同用。4、肾阴亏虚之腰膝酸软、遗精盗汗治肾阴亏虚所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多与山茱萸、山药、泽泻等配伍,如六味地黄汤;与枸杞子、山药、附子、肉桂等同用以阴中求阳,如右归丸;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以滋阴降火,如大补阴丸。5、精亏之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精血亏虚拌眩晕耳鸣者可与枸杞子、菊花、山茱萸、山药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精血不足,健忘早衰,须发早白可与制何首乌、怀牛膝、菟丝子等同用,如七宝美髯丹。6、肾虚喘咳与五味子、山药、山茱萸等同用,可补肾纳气,治肾虚喘逆,如都气丸;与麦冬、五味子等同用,治疗肺肾阴虚,咳嗽喘逆、潮热盗汗者,如麦味地黄丸。7、消渴本品滋阴力强,可治津亏消渴等证,尤善下消,配伍山药、山萸肉等治肾阴亏虚,如六味地黄丸;阴虚火旺者,可与知母、黄柏等同用,如知柏地黄丸;火盛者可与石膏、黄连、天花粉等清热生津品同用。8、目睛涩痛,视物不清与枸杞子、菊花、山茱萸等同用可治阴虚精亏,视物不清,目睛涩痛,如杞菊地黄丸;与菊花、防风、决明子等同用,治肝虚风热上扰,目睛涩痛,迎风流泪,如地黄丸。现代研究地黄中含有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糖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1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地黄所含化合物中,环烯醚萜苷类是到目前已被分离最多的化合物,大约有30多种,如梓醇、益母草苷等。其中梓醇含量为最高。梓醇是地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医学研究它具有利尿、降糖和缓泻的作用。药典中要求地黄中梓醇含量不得少于0.20%,熟地黄中无梓醇含量要求。在不同炮制品中,梓醇含量有明显差异。梓醇在鲜品中含量最高,生地黄中次之,熟地黄中含量最低。2糖类地黄中含有水苏糖,棉子糖,毛蕊花糖,地黄多糖等,其中水苏糖具有防癌、抗癌等作用。鲜地黄中水苏糖高于干地黄,达总糖的64.9%。而六碳糖、蔗糖及三糖含量低于干地黄。干地黄中含少量还原糖,熟地中含有大量还原糖。3氨基酸鲜地黄中有20多种氨基酸,干地黄中有15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炮制后氨基酸含量明显减少。4微量元素地黄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鲜地黄和干地黄中,微量元素的量存在一定的差异。5其他在炮制加工中,地黄大量出现5-羟甲基糠醛,随着蒸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会逐步下降,可能是自身分解的损失。药理作用生地的药理作用:1对心脏的作用有实验证明,地黄流浸膏能增强或抑制蛙心的收缩力。大剂量使用地黄会出现心脏中毒症状。2对血压的作用地黄有降血压、降低病死率、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尤其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作用更为明显。3对血糖的影响地黄水煎剂对家兔有降糖作用,地黄提取物对家兔没有降糖作用,是否有降糖作用,还有待于研究。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地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5抗炎、抗过敏作用地黄水提液对大鼠有抗炎作用。6抗真菌作用地黄水煎剂能抑制多种真菌生长。7对内分泌的影响地黄水提液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作用。8抗肿瘤作用地黄水煎剂对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熟地的药理作用:1抗衰老作用熟地黄能够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因此,具有抗衰老作用。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熟地黄能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而改善机体阴虚症状的作用。3补血作用熟地黄补血作用与促进机体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参考资料:马晓嘉,熟地黄蒸制工艺研究郭艳霞,美拉德反映与地黄炮制机理关系的研究黄锐,丁安伟,地黄炮制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朱青山九蒸九晒熟地黄炮制技艺李泰荣,怀地黄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都恒青等,地黄的研究本文转载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5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宋人挚爱的气息一滴,玲珑清澈
- 下一篇文章: 考前福利丨40个中药一高频考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