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麦冬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428126.html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季节气候干燥凉爽,津液易伤,宜于平补,可适当用一些养阴生津之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养阴佳品--麦冬。 麦冬,中药名。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生理特性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小块根长1-1.5cm,或更长些,宽5-10mm,淡褐黄色;地下走茎细长,直径1-2mm,节上具膜质的鞘。此植物体态变化较大,例如叶丛的密疏,叶的宽狭4长短等有时有明显的不同;但其花的构造变化不大,尤其花被片在花盛开时仅稍张开,花柱基部宽阔,一般稍粗而短,略呈圆锥形等性状很一致,是鉴别本种的主要特征。药理作用 :含甾体皂苷,各种类型的多聚糖、高异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单萜糖苷、色原酮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取净麦门冬用清水浸泡,捞出,润透,抽去心,洗净,晒干;或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或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胃、肺、心经。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1、胃阴虚证:本品味甘柔润,性偏苦寒,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清胃热。广泛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舌干口渴、胃脘疼痛、饥不欲食、呕逆、大便干结等症。如治热伤胃阴,口干舌燥,常与生地、玉竹、沙参等品同用。治消渴,可与天花粉、乌梅等品同用。与半夏、人参等同用,治胃阴不足之气逆呕吐,如麦门冬汤(《金贵要略》)。与生地、玄参同用,治热邪伤津之便秘,如增液汤(《温病条辨》)。 2、肺阴虚证:本品又善养肺阴,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鼻燥咽干,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常与阿胶、石膏、桑叶、枇杷叶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3、心阴虚证:本品可归心经,还能养心阴,并略具除烦安神作用,可用于心阴虚有热之心烦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等症,宜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养阴安神之品配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治热伤心营,神烦少寐者,宜与黄连、生地、玄参等清心凉血养阴之品同用,如清营汤(《温病条辨》)。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煎汤涂;或鲜品捣汁搽。 :1、凡脾虚便溏、肺胃有痰饮湿浊及初感风寒咳嗽者忌服。 2、《品汇精要》:“寒多人不可服。” 3、《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寒泄泻者,咸忌之。” 4、《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5、《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不可误用。” 临床应用 1、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舌干口渴、胃脘疼痛、饥不欲食、呕逆、大便干结等症。如治热伤胃阴,口干舌燥,常与生地、玉竹、沙参等品同用。治消渴,可与天花粉、乌梅等品同用。与半夏、人参等同用,治胃阴不足之气逆呕吐,如麦门冬汤(《金贵要略》)。 2、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鼻燥咽干,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常与阿胶、石膏、桑叶、枇杷叶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3、用于心阴虚有热之心烦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等症,宜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养阴安神之品配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治热伤心营,神烦少寐者,宜与黄连、生地、玄参等清心凉血养阴之品同用,如清营汤(《温病条辨》)。 THEEND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bm/8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肺结节治疗方,用后消失屡有应验
- 下一篇文章: 夏日常见病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