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125/4564815.html

案11

邵某,女,67岁。年10月23日初诊。

主诉:腹泻3个多月。

病史:3个多月以来,大便一日3次以上,溏,无腹痛,曾服中药治疗无效。纳呆,自汗。放屁前小腹胀满,放屁后舒服,有时肠鸣辘辘。口不干,喝水少。夜寐可,无脚气,无背痛。舌苔薄白,有舌缨线,脉弱。

处方:茯苓20g,猪苓20g,泽泻20g,白术20g,肉桂6g(后下),苍术9g,厚朴9g,陈皮9g,小茴香3g,乌药9g,生谷芽30g,生麦芽30g,鸡内金9g,神曲9g。7剂。

年10月30日二诊:服上药2剂,大便即正常,肠鸣除。但近两天小便时会解出点滴不成形之大便。舌淡红,脉弱。

处方:守初诊方,加赤石脂30g,7剂。

1个月后,患者友人来就诊,告知服药后邵某之腹泻已痊愈。

讲解:

前面讲便秘,现在反过来是一个拉肚子的人。这位患者之前也吃了中药,但没效果。其实看起来也比较简单,关键是要识证。用了五苓散、平胃散,也就是胃苓汤,吃了两天大便就正常了。所以识证的话,有些东西就会变得很简单。

案12

邬某,女,70岁。年10月25日初诊。

主诉:嘴唇干裂2周。

病史:嘴唇干裂疼痛已2周。伴口干苦,头晕,失眠,心烦,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胃纳欠佳,大便尚可。舌淡红而胖,苔薄白略腻,有小裂纹,脉细。

处方:柴胡6g,黄芩6g,半夏12g,天花粉24g,芦根30g,党参18g,枣仁80g,柏子仁40g,夜交藤60g,菖蒲40g,远志10g,7剂。

年11月1日二诊:嘴唇干裂,口干苦,眠差,畏热。舌淡红而胖,苔薄白略腻,有小裂纹,脉细。

处方:生地黄18g,熟地黄18g,山茱萸18g,山药18g,茯苓g,牡丹皮10g,枸杞30g,枣仁g,柏子仁40g,夜交藤60g,芦根30g,知母10g,黄柏10g,茅根30g,炙鳖甲30g,炙龟板30g,7剂。

年11月8日三诊:病如前。再次询问病史,得知患者虽嘴唇干裂、口干,但不喜饮,小便次数少且短,便溏。舌脉如前。

处方:猪苓24g,茯苓24g,泽泻24g,白术24g,肉桂10g(后下),枣仁g,7剂。

年11月15日四诊:上方只服用了3剂,就感到口干减轻,小便短少亦好转,最近痰黏难咯。余同前,舌脉如前。

处方:守11月8日方。加生谷芽40g,麦芽40g,鸡内金10g,玄参60g,7剂。

年11月22日五诊:服完11月8日方,接着服11月15日方(尚余4剂),口干、唇裂大减,小便短少亦好转,痰较前易咯。舌脉如前。

处方:守11月15日方。去谷芽、麦芽、鸡内金,改玄参80g,枣仁g,5剂。

药后口干、唇裂消失,但仍失眠,继续调治,后失眠亦明显改善(略)。

讲解:

这位患者的嘴唇干裂,我一开始诊治也走了弯路。因为她嘴巴干,嘴巴苦,头晕,当时考虑小柴胡汤,结果没好。后来因为她又怕热,给她用六味地黄,结果还没好。再仔细问她呢,知道她虽然嘴唇干裂,但是不喜饮,小便次数少而短,便溏。这次我抓住这些问题,用了五苓散,说实话当时我是提心吊胆的。因为我看她嘴唇干裂得那么厉害,吃五苓散可不要让她更厉害了!结果没想到,她吃了3帖就觉得有好转了,继续用药之后就明显好转了。这是年看的案例。

案13

王某,女,28岁。年6月3日初诊。

主诉:嘴唇干裂、蜕皮20余年。

病史:自诉从小时候起,即嘴唇干裂、蜕皮,即便夏天也如此,冬天尤甚。唇干,但口不干,周末在家喝水少,工作日在单位喝水较多,每天大约mL,喝水多少与嘴唇干裂、蜕皮无关。平时怕冷,经常后背痛,但后背不凉,有时脚跟痛。夜寐多梦,如果晚睡会发生鬼压床;如果晚上受凉的话会胳膊抽筋,手心发痒。便秘,但有时又便溏。月经周期28天,来月经的前2~3天阴道少量出血,色暗;中间3~4天量中,色鲜红;最后2~3天也是点滴出血,色暗。月经期血块少,有痛经,腰凉而酸胀,喜暖。前几个月有经间期出血,最近没有。末次月经5月27日。平时带下偏多。有黑眼圈,唇紫,爪甲色偏淡。舌胖、色偏紫、边有齿印,苔薄白胝。

处方:猪苓20g,茯苓20g,白术20g,泽泻20g,肉桂6g(后下)。7剂。

年6月24日二诊:药后嘴唇干裂、蜕皮好转,停药后近几天又有反复。用原方加鹿角霜30g,艾叶5g,7剂。

年8月18日患者因其他疾病来诊,患者嘴唇看上去只是稍干而已,不干裂,无蜕皮,自觉明显好转。

讲解:

这个案例和前面那个年的案例类似,这次我的胆子就大了。这位患者二十几岁,但病也病了二十几年。她也是夏天嘴唇干裂、蜕皮,冬天就更厉害了。也是喝水少,只是在单位里面喝水多,平时在家里面就想不到要喝水。怕冷,后背痛,还有脸色不好,二十几岁黑眼圈就很厉害。我就给她用五苓散,结果下次来看病症状就好转了。她隔了一段时间,又吃了7帖,到8月18日,一看就发现嘴唇明显好转了。而且她说以前夏天一样也是嘴唇干裂的,这次看上去就和正常人差不多了。这些都是水壅津亏。

案14

王某,男,10岁。年2月6日初诊。

主诉:手指缝内发皮疹5年。

病史:两手手指缝内发小水疱,基底色红,不痒。大便三五天1次,干结。纳佳,但易腹胀,喜吃油炸食品、荤菜。眠可,但遇到紧张事则失眠。口不干,喝水少。手偏冷。舌苔剥(前、右侧),舌前有点刺。

处方:茯苓12g,猪苓12g,泽泻12g,白术12g,肉桂3g(后下),柴胡6g,白芍9g,枳壳6g,甘草3g,7剂。

年2月16日二诊:手指缝的皮疹明显减少了,只有左手三四指缝间有,其余的都消失了。手暖和了,大便1-3天1次。舌淡红,尖偏红,剥苔已经长出来了,脉偏弱。

处方:守上方,加陈皮2g,7剂。

讲解:

这是个湿疹案例,这个小朋友手指缝里面有湿疹,而且舌有剥苔。所以剥苔不一定都是阴虚,都要养阳。这也是水壅津亏。就是他有水饮的地方,也有看上去津亏的地方,这就是水壅津亏,这一点很重要。他吃了五苓散之后,剥苔反而长出来了。

案15

李某,女,34岁。年6月6日初诊。

主诉:每年夏季手上发湿疹23年。

病史:记忆中读预备班时,开始每年人夏手上即发小水疱、瘙痒,西医诊断为湿疹。目前尚未入夏,故湿疹尚未发。并诉经常背痛,怕风,自汗,尿频,气上不来,易怒眠差,口干喜饮,每天喝水2.5~3L。面色不华,舌有瘀点,脉弱。

处方:茯苓20g,猪苓20g,白术20g,泽泻24g,桂枝9g,肉桂3g(后下)。7剂。

年6月13日二诊:背痛、自汗减轻,面色好转,仍夜寐不佳。舌苔薄白,稍腻,脉弱。

处方:守初诊方,去肉桂,加鹿角霜30g,7剂。

年6月20日三诊:湿疹未发。舌苔薄白,脉弱。

处方:守6月13日方。改桂枝12g,加苍术12g,7剂。

年7月4日四诊:这两周服药有间断,上周因故未能来复诊。最近有1天出现手臂、手背痒,但未见皮疹。服上方后,皮肤痒即消退,至今未见皮疹发出。近日心情欠佳,爱生气,自觉身上有一股气。舌苔薄白,脉弱。

处方:守初诊方。加柴胡9g,赤芍9g,枳实9g,甘草3g,7剂。

患者年1月23日因其他疾病来诊,告知年夏天湿疹未发。

讲解:

这也是个湿疹案例。患者是每个夏天发湿疹,吃了五苓散之后,当年夏天就不发了。

案16

孙某,男,59岁。年12月11日初诊。

主诉:半夜燥热汗出身冷2月余。

病史:近2个多月来,每晚睡至半夜1点左右自觉口干,然后燥热汗出,汗出后全身冰凉,伴头昏,并自觉痰从右胸上升到喉咙,然后吐出,痰量多而易吐。如此情况每晚自1点后发生3~4次。白天则畏寒乏力想睡,颈、腰酸痛。平时白天不感到口渴,喝水量很少,痰也很少。小便每天2~3次,量少色黄。大便1~3天1次,成形。平素性急易怒,有时口苦,纳呆。脚很臭,夏天手上经常长小水疱,不痒。舌偏淡紫,苔薄稍滑,舌根稍剥,脉沉迟(有心动过缓史,刻下心率58次/分)。

处方:猪苓24g,茯苓24g,白术24g,泽泻30g,肉桂10g(后下),淫羊藿20g,仙茅9g,知母12g,黄柏12g,巴戟天9g,当归9g,柴胡9g,黄芩9g。7剂。

年12月15日二诊:患者因着急返乡,故提前复诊。诉服药1剂,半夜口干即消失,燥热汗出、汗出后全身冰凉感程度大减,且只发生2次,头不晕,痰亦除。颈、腰感到轻松,精力充沛(其子在旁边补充:爸爸本来不爱说话,也不爱笑,服药后有说有笑)。口苦除,胃纳增。大便近几天解过2次,正常。小便1天4次,色不黄。舌偏淡紧,舌根稍剥,脉沉迟(比初诊时有力)。

处方:守原方。改知母9g,黄柏9g;加川连1g,鹿衔草9g,10剂。

服完两次的方药后,其子来诉:病情已显著好转。因在外地便未再予处方。

讲解:

这是一个怪证。患者半夜燥热出汗,然后就全身冰冷,觉得痰从右胸升到喉咙,吐出来很多的痰,每天晚上要发三四次。其他还有畏寒,乏力,也是嘴巴不干,喝水很少,小便也很少,脚很臭。他的舌头也有一点剥。用了五苓散,还有二仙汤,还有点小柴胡汤的意思。结果1帖药,当天晚上口干就消失了,有些症状就减轻了,然后就回去了,吃了药显著好转。这位患者和第三则医案的患者是夫妻。

好,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附记:

年8月21日,我在上海市“中医经典与现代化——经方学习与应用”研究生暑期学校做了这次讲座。“中医家”团队进行了文字整理。因为有部分内容与本书的其他文章有重复,我又做了一些删改及修订。

年3月10日

(本文摘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2》)邢斌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第38-73页)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bm/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