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清热止血有贯众,略有小毒可杀虫
认识贯众 贯众Guànzhòng 苦,微寒;有小毒。 肝、胃经。 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1.时疫感冒,风热头痛,温毒发斑;2.痄腮,疮疡肿毒;3.血热崩漏;4.虫积腹痛。 贯众故事 从前,有个没有文化的帮工,一辈子都在给一家地主干活。有一年夏天随手挖了一把草根,用手拈起,放在了路中心的蚂蚁群中,过了一会儿再一看,蚂蚁全都死掉了。他觉得奇怪,蚂蚁为什么会死了呢?他觉得这种草是能够毒蚂蚁的毒草。他又想,能不能毒死其它的虫呢?他又捉了许多青虫、黑壳虫、毛虫、大黄虫等毒虫放在一起,把这种“毒草根”砸烂撒到它们身上,不一会儿工夫,这些虫也全死了。于是,这个老帮工明白“毒草根”是杀虫的良药。他又想,野外的虫能杀死,人肚子里的虫能不能毒死呢?他想试试看,可是又没有机会,不敢盲目乱动。 后来,老财主家有个儿子患疳积,不思饮食,日渐消瘦。请医生诊脉,医生说孩子体内有好几种寄生虫:胃里有蛔虫、胸腹有蛲虫、血里有丝虫、肝里有吸血虫,并给孩子开了一张杀虫的中药处方。老财主在中药铺里把药买回来,交给老帮工煎药。老帮工想试一试“毒草根”,便用两个药罐子煎药,一个用来煎医生开的药,一个用来煎他自己发现的这种草药。煎好后,他先把自己发现的“毒草根”的草药汁端给财主的儿子服,财主儿子服后,大喊肚子疼痛,叫得山摇地动,几乎死过去,这可把老帮工吓坏了,偷偷地把药渣倒到河里去了。 第二天早饭后,孩子的大便里拉出了几十条虫,虫下尽了,财主的儿子肚子也不痛了,老帮工心中有了底:此药不但能杀外虫,腹中的虫也能杀。后来老帮工挖了许多这种草药根,替左邻右舍的孩子驱虫。他治好了许多患虫病的孩子,可是从不收取病人家的一分一厘药钱,病患者非常感激他。 老帮工从未结婚,打了一辈子光棍,没儿没女。到了晚年,身体欠佳,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会太长了。一天正逢乡里赶场,老帮工趁着这个机会,采挖了一棵药材标本,站在人群中间,向赶场的群众高呼:“乡亲们,我向大家献出杀虫药。”他把药材标本举过头顶,说:“这就是我平时给大家孩子治病的草药,我现在身患不治之症,已经活不了多久,今后不能为大家挖药打虫,我一生没有娶妻生儿育女,只有把这种杀虫药奉献给大家。今后你们家孩子患有虫病,就不必去求医买药了,去山上挖这种草药给自己的孩子杀虫就行了。” 在场的人很受感动,称赞他是一位好帮工。人群中有位老秀才则对大家说:“老长工精神高尚,无私地向众人献药,打破了历代秘方不外传的惯例,贯’者通也,众’者大家也,我就为此草药命名为贯众’吧。” 贯众是四季长青的凤尾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贯众》讲:“此草叶茎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贯节、贯渠。”历代大型会场花卉间必要摆上贯众,取其“观众”谐音,很贴切。 贯众详解 本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习称“东北贯众”或“绵马贯众”。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煎服,5~10g。杀虫、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适量。 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服用本品时忌油腻。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1.与薄荷、金银花、板蓝根等同用,适用于时疫感冒,风热头痛;2.与玄参、大青叶、水牛角等同用,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或温毒发斑;3.与牛蒡子、连翘、青黛等同用,适用于痄腮红肿疼痛,疮疡肿毒;4.与五灵脂同用,适用于崩漏下血;5.单用研末调服,适用于衄血;6.配黄连研末糯米饮调服,适用于吐血,如贯众散;7.与侧柏叶同用,适用于便血;8.用驱虫药配伍,适用于绦虫、钩虫、蛲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1.大活络丹2.贯众散贯众小毒能杀虫, 性苦微寒肝脾经, 清热解毒治风热, 凉血止血治血热。 1、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 2、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置锅内,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版权声明 本文由杏仁爸爸整理发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内容及插图整理自《中药学》教材、《中药学速记歌诀》《味常见中药辨识与应用彩色图谱》、中医通等,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yl/9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确有专长练习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