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1002/4705219.html

泻下攻积,清热泄火

——大黄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材称北大黄。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药材称南大黄。

于秋末茎叶枯黄或次春发芽前采挖。

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解毒,逐瘀痛经,清泄湿热。

①便秘及多种胃肠积滞。

本品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走而不守,有将军之勇,为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尤以热结便秘最宜。用治阳明腑实证,症见高热谵语、大便燥结、痞满胀痛者,以本品通腑泻热,并配伍芒硝、枳实、厚朴,以增强泻下攻积、消胀除满之力,如大承气汤,若里实热结而气血不足者,可配人参、当归等药,如黄龙汤;若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如增液承气汤;若治脾阳不足,寒积便秘、腹痛,可与附子、干姜等温里药配伍,如温脾汤;若治胃肠湿热所致下痢初起,腹痛、里急后重,可与黄连、芍药、木香等药配伍,如芍药汤;若虫积腹痛,可与驱虫药配伍,以排出肠道寄生虫。

②温热病高热神昏或脏腑火热上炎证。

本品苦寒通降,可清热泻火、导热下行以治温热病高热神昏或头痛、目击、咽喉及牙龈肿痛等脏腑火热上炎之证。如《圣惠方》中即单用本品以治热病狂语;用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可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如凉膈散;若治肝经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小儿急惊,可与龙胆草、山栀子等药同用,如泻青丸。

③血热妄行的出血证。

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与大蓟、小蓟、白茅根、侧柏叶等同用还可用治热迫血行之便血、尿血,如十灰散。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

④热毒疮疡及烧烫伤。

本品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且可活血以消肿止痛。治热毒疮痈,不论外痈、内痈均可使用。治皮肤痈肿疗疖之外痈,可内服,亦可外用,如《补缺肘后方》用本品捣筛,以苦酒和贴,治痈肿振焮不可触;《救急方》用本品磨水频刷之,治火丹赤肿遍身;用治肠痈腹痛,常与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皮汤;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用治烧烫伤,可单品研粉,或配地榆粉,麻油调敷患处,或蜜调涂之。

⑤瘀血证。

本品既可活血,又可清热,可用于多种瘀滞证。用治腹内瘀血之癥积痞块,可与?虫、虻虫、水蛭等药同用,如大黄虫?丸;用治产后腹痛,恶露不尽,可与桃仁、?虫同用,如下瘀血汤;用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

⑥湿热黄疸及湿热淋证。

本品能通过泻下通便以导湿热外出,故可清泄湿热。用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同用,可明显增强其利湿退黄作用,如茵陈蒿汤;治疗湿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现代临床上常配芒硝、金钱草、海金沙、虎杖、郁金等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3-15g,外用适量。入煎剂应后下,久煎则泻下力减弱,也可研末冲服或沸水泡服。熟大黄泻下力缓;酒大黄长于活血;大黄炭用于止血。

本品苦寒、攻下破瘀、峻烈伤正,非实证者不宜妄用;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均当忌用。

业务范围: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精致饮片中药提取物院内制剂

企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wz/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