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杂思之三从模仿浅聊中医跟师学习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www.yidingxuansz.com/ 微言微语 对新事物认识的过程:仿其形,绘其骨,筑其魂,尽其用! 随心杂思之三 从模仿浅聊中医跟师学习 小孩子都是从模仿中逐渐成长的。 从我家小孩慢慢的成长过程中看,他首先是听话,然后是模仿,接着就是鸡飞狗跳。 孩提时代 当他开始会说话时,就变成了一个叽叽喳喳的音响,或者说是调性音乐的和声。总是在不知疲倦的“啊啊……”欢快叫喊着;在你讲话时,他总是会重复最后的几个字,如“我们去哪里吃饭?”他跟着说“饭……饭……” 当他开始学走路时,你就成了他的拐杖,他的手就成为了你的指令枪,指向哪里,就需要你搀扶着他到那里!否则就会出现红旗顠顠,哭声振耳的壮观景象。 当他开始有自己的意识时,就成了一个暴怒者。一言不和,立刻风起云涌,雨泪滔天;稍不如意,你会爆炸,他会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不达到他的目的,誓不罢休,直到你丢盔弃甲! 当他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时,就成为了一台复制机器。所有人的语言、行为都会成为他的模板。你碰掉了东西,他会拿起来再摔一次;你说的话,他会再重复一次!时不时还可能会从他口中蹦出来一些让你开怀大笑的暖心话,也可能是令你深思的意外之言。你无意识的咳嗽一下,他也会“吭啊”的喊;你撅下嘴,他也会嘟嘟唇。 和他们在一起,你总是会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边你十万火急的有事情要去做而不能,而另一边,你还需要不动声色的陪他慢慢的玩耍、吃饭等等。这时候你连崩溃的表情都不好表露出来,因为他就是“祖宗”,得罪不起啊!!!!! 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周边的人、事、物的感知的反馈!他不分对错,不辨美丑,统统接收,与貔貅一般;亦如镜子一样,再全部影照表现出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所作所为能反应出父母最原始的本能性情! 对于新事物认识的过程:仿其形,绘其骨,筑其魂,尽其用。 学医亦是如此。先把有的没的中医理论、临床医案,不分青红皂白都接收过来,然后再去实践,求证真伪,进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医疗风格,进行发挥创新! 回想当初毫无目的、随大流的大学生活,最开始的填鸭式灌输,不知其义、不求其意,什么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像学说等理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药知识、方剂歌诀、诊疗基础、整体辨证体系等等,一股脑的全塞进脑中。然后每天听着老师讲着效案、验案,逐渐勾起了对中医的兴趣,并梦想有一天也能够药到病除,力起沉疴。然而待到自己临床治疗时,竟然无从下手。 写到这里,突然又想到了古时中医的传承过程。古人因门户之限,大部分会宣扬从一而终,即择一师为一生。但查阅古典医籍时,会发现能够载入医学史册之古圣大医,无不是博采多家之术,悟其真传,慧集于已身,得拯救苍生之大道,普渡众生,肉白骨,起生死。那么他们是如何获得先师的认可,愿意将毕生医学临床经验倾囊相授呢? 古师首重德。明代斐一中《言医·序》云: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医者需要有以德抱怨,以德释疑,以德服人,以德愈人,以德普渡之能,且不可怀有睚眦必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之心!古师认为:在厚德的前提下,才能痛病患之痛,易身处地思患者之苦,潜心研修,寻求祛疾愈病之法;才不会恃技行敛财求利之道,不会借医术求升迁腾达之途。因此,古师讲究的是非其人勿授,非其真勿传;欲得其传,先正其心。 其次是悟。“悟”是一种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要了解学习老师的思维习惯和用药特色,那就需要把老师指定的书籍认真的熟读、背诵,因为这是老师理论体系建立的根基。最笨的方法,也是我常采用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熟能生巧”即是在熟读多记的基础上进行的融会贯通,“巧”可以指灵感乍现、福至心灵,能够呈现出“醍醐灌顶”的感觉,起到扭转乾坤的里程碑作用。而“巧”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悟”的结果。 一般来说,跟师学习的模式是一边临床,一边学习理论。“悟”不单单体现在理论学习中,在临床实践上更是不可或缺的。古人行医,有时还是需要帮助患家用那种陶土罐熬药的,这不单纯的是熬药,用心的话,可以根据药物的反应来大概判断药性的。 现在熬药的工具基本是用仪器代替了,只能怀念以前用土罐熬的那种感觉了。我们可看到不同的药物,在熬制过程中其沸腾程度是不一样的。从上图中我们看到:泡沫多的,其药多为益气升提,补元健脾的,治疗上、中二焦疾病的,如黄芪、升麻、人参等;泡沫少的,其药多为补肾固精,养血滋阴的,治疗中、下二焦疾病的,如熟地、龟板、玄参等等。 另外,跟师的过程,可以让你感受到人间的烟火。你可以在与患家的聊天过程中了解用药的情况,能够使你更进一步认识药物的性能,强化理解师傅选药的中医理论依据,并有所突破;也可以让你从中发现难治性疾病治疗的切入点。就讲一下我治疗这位患家的过程,也许你会发现点什么。一位76岁的女性,左侧面部及眼角阵发性抽动一年余。多次运用中药,针刺等治疗,改善不明显。在我处用中药牵正散之类的治疗变化不大。一次在聊天过程中诉说头部稍向上伸时抽动减轻,甚至消失。于是体检发现颈二处小关节紊乱,给以针刺理疗一次,回去后感觉抽动次数及程度明显缓解,建议她进行牵引,以观察效果。如果没有与其充分的沟通,如果患家没有机会这么详尽的描述,可能还是不得其法。 中医跟师,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采药。以前行医者,大多是自己上山采药的。医者对药物的性能、产地、生长节气、采药时机无不熟知。对于中药鲜品这一方面,我的接触几近为零,以后找机会补充学习下,再和大家聊聊。 在跟师的过程中你还可以了解到很多,比如: 哪一种药材,在哪个季节容易产生虫害,要如何保存。如常见的陈皮、党参、当归、黄芪等夏季时特别易生虫,所以要放在冷藏柜中。却是不知道古人是怎么预防和保存的? 哪一个季节,哪一种疾病容易发作。如春季多咳嗽,夏秋季多拉肚子,冬季多风湿类疾病等等。 哪一类人,容易患某种疾病。瘦人多便秘,胖人多泻;有的人多发生结石或结节病,有的人多发生血管阻塞,有的人多发生情绪问题…… 而这些,可能是现代社会跟师过程中所缺乏的,不过,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借用朋友的一句话:我不会放弃的,即使目前不成功,我也需要不停的努力!!!! study 方寸之道 浪迹医涯点点滴滴汇真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tz/9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的牛膝,这样用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