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老是上火教你五茶饮两药膳,降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也是上火频发的高峰期,比如说手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等,为什么人一到冬天就容易上火呢? 在西医看来:一是因为冬季气候干燥,屋内供暖温度高,昼夜温差也比较大,人体的免疫系统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御寒,人们喜欢吃火锅、温补的食物,多余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也会导致上火。 中医认为:冬季寒冷,人们添衣加物、活动减少,体内阳气难以外泄,长期积聚在体内,阳气极易变成邪火,燥邪容易损伤津液,最后导致上火的症状。这里的火又有心火、胃火、肺火、肝火和肾火。 心火心火多见舌尖红,容易口舌生疮、口干咽痛、心烦失眠、心悸心慌,小便短赤、便秘干结。 可用竹叶莲心茶,竹叶性寒味甘,归心、肺、胃经,有清热祛烦,生津利尿的功效;莲心性寒味苦,归心、肺、肾三经,有清心祛烦、静心安神的功效。 艾灸:大陵穴,降心火 胃火胃火多见口干口臭,容易干呕反酸,小便发黄,大便干结。 胃火旺盛可用金银花茶,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而不伤胃。 艾灸:内庭穴,降胃火 肝火肝火多见脾气大,易心烦、脾气暴躁,头痛耳鸣,嗓子干、口苦,脸上容易长痘。 可用龙胆、茵陈煮水代茶饮。龙胆味苦寒,归肝、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茵陈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的功效。 艾灸:太冲穴,降肝火 肺火肺火多见咳嗽痰多,痰黄质粘,经常流鼻血,额头容易起小水泡或者疖子。 可以用白萝卜、梨、枇杷煮水代茶饮。 艾灸:鱼际穴,降肺火 肾火肾火旺盛多见咽干咽痒,出现失眠盗汗、口干烦热、腰膝酸软的情况。 可用玄参、黄柏煮水代茶饮。玄参味甘苦、微寒。归肺、胃、肾经,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效;黄柏味苦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艾灸:照海穴,降肾火 日常还可以多服这两个药膳: 白萝卜山药粥材料:白萝卜、山药、莲子、淡竹叶、粳米 做法:将山药、白萝卜切小碎块,和莲子、淡竹叶、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至粳米软烂即可。 功效:消积化热,补脾利水,清心安神 适应:胸中烦热,脾胃不适,腹胀便秘等症状,有助于消散胸中烦热,缓解脾胃胀满、便秘等。 莲藕排骨雪梨汤材料:莲藕、排骨、雪梨、陈皮、茯苓、百合、生姜、大枣 做法:排骨焯水去沫,与其他材料一同放入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养阴清肺 适应:感冒、病后,或劳累后体虚,神疲乏力,口咽干燥,咳嗽等症状。 同时也要注意,盲目服用一些药性苦寒之物,不但不利于降火,还会加重病情。如果自我调理效果不佳,建议找专业中医师协助辨证,不要自行判断,以免搞错体质,加重“上火”症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tz/11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剑来李希圣替代寇名马苦玄出身雷部,盘点
- 下一篇文章: 蒺藜,一种让人厌恶的植物,亦是一味中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