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乒乓世界」

在接受《乒乓世界》采访的电话里,已经从宁夏大学退休的季平教授时而平和时而风趣地讲着自己的故事,只是在提到最近又有新闻把银川说成是“甘肃银川”时,有些忿忿不平。他说宁夏虽然在地图上小到有些不起眼,但这个生他养他、又让他奋斗半生的地方有着独特的美丽和风韵。就像宁夏的乒乓球,虽然极少出现在全国大赛的领奖台上,但每一位耕耘在宁夏乒乓圈的人,却都为了它的发展倾尽全力。

▲在全国“教授杯”比赛中的季平

打球生涯:成人乒乓队里唯一的小孩

季平的父母是从上海到宁夏的支边人员,年,季平出生在银川,尽管有着东部繁华城市的籍贯,但季平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宁夏人。年,父母被分配到宁夏最贫困的地方——固原地区西吉县(注:年11月,西吉县成为宁夏最后一个脱贫县)支援当地的教育和医疗事业,11岁的季平也跟着来到了这里。

在西吉,季平一家住的是土坯窑洞,他偶尔跟着在西吉县中学任教的父亲到全县唯一的一张乒乓球台上打打球,回到家再想打,苦于找不到一块平整地方的季平只能对着门板打着玩。也正是在他们刚到西吉的这一年,宁夏举办了文革后的第一届乒乓球赛,县里组队参赛,教练跟季平的父亲开玩笑说:“你家儿子不是老对着门板打球吗?让他来试试呗!”试试就试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季平和一众成年人打起了选拔赛。结果自称“跟他们完全没得打”的季平,竟然靠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天赋和拼命三郎的精神,挤进了最后入选的5人团队。

“那一次,我是整个运动会里最小的参赛运动员,11岁的我亲历了全自治区最高水平的比赛,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乒乓球最美好的开始。”季平没有浪费这个开始,转年比赛增加了少儿组,他获得了男单第五名。年,季平入选了宁夏体工队乒乓球集训队,还代表宁夏参加了第三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他在运动员生涯中的最好成绩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运动会的乒乓球男单亚军。

季平说自己很幸运,小时候用直板打着玩的他,因为父亲的同事送了一支横板,误打误撞地成了在那个年代少有的左手横板选手,所以“成绩不是最好的”他才能在省队赢得一席之地。而另一次幸运则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年恢复高考,和季平在省队同宿舍的队友高中毕业开始复习备考,季平的学籍还处在高一,但他也跟着一起学习,像陪练一样和队友比拼着复习功课,后来两人都参加了考试,并双双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

教球生涯:我带过最好的学生都留在了宁夏

大学毕业后,季平从北京回到了宁夏,成为宁夏农学院的一名体育老师,年,农学院合并到宁夏大学,季平在这里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宁夏的乒乓球运动起步晚,受困于招生和教师引进的难度,发展也比较缓慢,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学生们对乒乓球的热爱。季平来到宁夏大学后,开设了乒乓球公共选修课,每个学期网上选课平台一开放,季平的乒乓球课名额都会在10分钟之内被选完。年,作为宁夏唯一的“”院校,宁夏大学开始招收乒乓球专业的体育特招生,这也是宁夏目前唯一一所有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特招生的大学。这之后的很多年时间里,季平一个人带着所有年级的乒乓球选修课和乒乓球专项课,课余时间还要带领体育生去学校的俱乐部进行指导训练,投入了巨大精力的他累并快乐着,“我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年,宁夏大学队第一次参加了中国大学生阳光体育乒乓球赛,获得了团体第七名,这让全校上下都欢欣鼓舞。

相对于参加比赛拿成绩,季平更注重为学生们寻找开阔眼界的机会。宁夏大学和很多阿拉伯国家建立了文化交流,季平就会争取机会带着学生们出访阿联酋、摩洛哥等国家。更多时候,他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宁夏的各大乒乓球俱乐部里进行实践交流,“我们招来的特长生有些可以说是宁夏乒乓球的最高水平,我让他们迅速融入青少年训练的第一线,这是他们自己的社会实践课,也把各省优秀的训练模式带到宁夏来”。季平的“私心”是推动宁夏的乒乓球发展,如今宁夏的乒乓球俱乐部越办越火爆,少年赛越打越激烈,水平提高也很快。

▲季平带领宁夏大学乒乓球专业的学生在摩洛哥进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我带的乒乓球打得最好的学生都留在宁夏了。”这是季平最欣慰和骄傲的事。季平的乒乓球班出了三对情侣,他笑称这是个“特色”,三对年轻人从祖国各地考到宁夏,毕业后又都留了下来,成为不同学校里的乒乓球老师和教练。“这些孩子上学期间参加了很多宁夏的比赛,还深入到一线进行实践,他们受到了宁夏的乒乓球爱好者和对手们的尊重和喜爱,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tz/1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