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队教练张先明30多年来
「本文来源:贵阳网」 30多年来,她奔赴在羽毛球的道路上,不仅让自己踏上了全国的赛场,更将球员送上了奥运的领奖台; 21年来,她将俱乐部作为训练基地,为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队运动员筑起了一个“家“; 21年来,她尽心尽责进行指导,累计带领余名残疾人羽毛球运动员体验了体育的快乐; …… 她叫张先明,是贵阳市云岩区市政工程管理所的员工,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队的教练。 因为热爱在一条路上走了30多年 初见张先明,中分的短发让她看起来干练而挺拔,与其交谈,总微微笑着,有着温暖平和的力量。谈及接触羽毛球这项体育运动的缘由,她直言:“从小就喜欢。” 时间回到年,在贵州省都匀市读小学的张先明得知都匀市体育局要选拔羽毛球运动员,本身对羽毛球就很感兴趣的她便主动提出要报名参加,其父母也支持她的选择。“虽然训练的时间不多,但是我从未间断过训练。”凭借着刻苦的训练和出色的表现,年,张先明入选到贵州省体育工作大队,走上了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之路。 作为运动员,张先明曾荣获全国青年锦标赛女单冠军,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团体第四,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团体第三的好成绩。然而,因伤她无法再参与大运动量的训练,运动员之路也于年选择退役而画上了句号。 热爱不会因为退役而褪色。缘于初心,退役后的张先明没有放下羽毛球这项事业。年,贵州省残联需组织残疾人羽毛球队员参赛,急需一名教练员,在指导教练的推荐下,张先明再次凭借自身过硬的本领,担任了教练员,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球队也应运而生,张先明再次踏上了羽毛球之旅。 事情却非一帆风顺!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张先明直言,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队是贵州省针对残疾人在羽毛球项目建立起来的第一支球队,她也就成了该项目的第一个的教练。为贵州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球队的责任,也是张先明的一个新命题。 新角色,新领域,刚接触队员张先明就犯了难。“最初,球队只有两名队员,都是听力有障碍的运动员。”如何沟通?怎么教?这个大难就摆在她面前。 命题既出,必全力以赴。张先明意识到要训练有素,就要与队员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于是从自身入手,自学手语。并在未实现畅顺沟通前,用信笺纸写下训练计划、要点、技术要领等,“一天下来,最少都要用掉五、六张信笺纸。”张先明说。而如今,在赛场上,张先明却成为了那个不用书写板,只需要一个手势,就能让运动员明白其意图的教练。 “刻苦训练,有梦想、有荣誉感,并为梦想进行奋斗,是一个运动员所必需的,而作为教练,不仅要教会运动员技巧,更要让她们学习做事做人,应该是多面的、全面的,遇到问题能解决并能给予运动员以启发的,才是好教练。”对于身份的转变,张先明直言道。 至今,因为热爱,44岁的她在羽毛球这项体育事业上已经走了30多年! 坚守21年为残疾人羽毛球运动员筑起了一个“家“ “杨秋霞很刻苦,身体素质也很好,从不会偷懒。” “程和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致左下肢肢体残疾,在长期训练中,跟腱、膝盖、手肘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痛,但她每天都坚持训练。” 谈起球队的运动员,张先明总能说出每一位运动员的特点和身上因训练而受的伤痛。生活中,她始终将每一位运动员记在心里,放在心上,还会给队员进行热敷等物理理疗。而在训练上,她更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训练方案,给运动员做示范、分析动作,进行专业球技指导、纠正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工作尽职尽责,在她的带领下,“残缺”的孩子在体育中找到了自信,更收获了“家”的温暖。 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退役后的张先明与丈夫建立了“贵阳市阳光先明羽毛球俱乐部”,并在年接任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球队教练后,将俱乐部场地当作球队训练基地,免费为运动员们提供训练。还开创了健全青少年与残疾人运动员共同训练的“全纳教育”新模式。 “健全的青少年和残疾的青少年融合在一块训练,大家相互激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健全青少年能够学习残疾青少年的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精神;残疾运动员也能更好的融入学习,增强自信。”张先明说。 在贵阳,残疾人羽毛球训练设施条件并不突出、起步也较晚,初期,球队也曾因场地费、伙食费的压力而一度陷入困难。“最困难的时候也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只要不饿饭,队伍就不会解散。”谈及原因,张先明长吁说到,“训练一旦停止,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身体机能就会有影响,后面再继续也弥补不了。而且孩子们都是农村的,我不能让他们体会了体育的快乐后又断掉他们的快乐,那太残忍了。” 付出终有回报,坚持必有回响。在张先明与丈夫的坚持下和各单位部的支持下,球队不断向好。如今,张先明已经指导过余名残疾人运动员,而在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队这个大家庭里,运动员也由最初的2人增至了16人,有听障运动员,肢残运动员。 21年间,作为教练,张先明成就亮眼—— 年,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球队运动员荣获第九届全国残运会(成都)6金3银3铜;年,在北京荣获亚洲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获三金一银;年9月,在日本东京第十六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获二金一银;年10月,在西安第十一届残运会获五金四银五铜…… 站上最高领奖台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她就是榜样。”说到张先明,贵阳市政工程管理所所长刘跃龙笃定地说,张先明干事很有韧性,充满正能量和荣誉感,在单位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她带领运动员走上了奥运的领奖台,干的是为贵州、国家培养人才,为国争光的事情,我们都很支持。” 然而站上最高领奖台并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对于贵州省残疾人羽毛球队未来发展,张先明有着更多的期盼和实践。 “回望这一路,感慨很多,让贵州更多的残疾孩子在体育中收获快乐、自信,是我们一直不变的初衷;现在,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站上奥运会的领奖台,是我们的目标。” 培育更全面的教练员就是球队和张先明预想的第一步。“要发展,仅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要聚合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队伍强大起来,才能持续进步。”张先明说,球队正在积极培育相应项目的教练,同时对于即将要退役的运动员,也会积极吸纳进入教练队伍,充实球队。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张先明一直在做的就是这样的好事。说到自身,她淡然地说:“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在这条路上,我只是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出来,没有什么难的,会一直走下去……”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周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tz/10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赏叶计古树遍地的百年小山村,把层林尽染说
- 下一篇文章: 读岛屿书那才是生活在别处锐读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