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药材

上面这两味中药是什么,你猜出来了吗?没错,它们分别就是麦冬和太子参!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吧~

药材对比

药材

麦冬

太子参

原植物图

饮片图

来源

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夏季采挖,暴晒,干燥。

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夏季采挖,晒干。

别名

麦门冬

孩儿参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主治

肺阴虚证

胃阴虚证

心阴虚证

脾肺气阴两虚证

心气与心阴两虚

配伍

麦冬配玉竹合用润燥生津,益肺胃。多用于久病伤津,胃热烦渴,肺热咳嗽。

麦冬配石膏合用清热泻火,除烦。用于治疗热邪燥气所致的烦热口渴。

太子参配白芍补气养血,柔肝止痛的功效,治疗肝虚引起的周身乏力,两肋疼痛等症。

太子参配枸杞合用有气阴两补功效。可用于阴亏血少的头晕眼花,身倦神乏等。

注意事项

风寒感冒,痰湿咳嗽,脾胃虚寒忌用

实邪者忌用。

成分

含多种甾体皂苷,多种氨基酸,各种类型的多聚糖等成分。

太子参含有糖类,苷类,氨基酸等。

药理

麦冬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提高机体适应性。有抗菌抗缺氧,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扩展外周血管的作用。

改善慢性心衰,改善记忆,降糖,抗氧化活性。

麦冬对肺、胃、心的作用

麦冬作用于肺,补肺阴,清肺热,润肺燥,它还长于利咽喉,有名的验方如“玄麦甘桔饮”,配伍玄参,桔梗用于阴虚肺热的咽喉不利。例如秋燥伤肺的“沙参麦冬饮”。

麦冬作用于胃,养胃阴,生津止渴。例如麦门冬汤,治疗口渴津伤。例如阳明温病,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口渴,配伍生地,玄参养阴增液,润燥通便,便是有名的“增液汤”。

麦冬作用于心,养心阴清心热,治疗心烦失眠。宁心益智很有名的有“天王补心丹”。

太子参不止用于儿童

太子参作用比较平和。主要适合于儿童,儿童本为稚阴稚阳之体,不需要用很强的药物,所以这个名字就这么而来,有一些书也叫孩儿参或者童参。

另,太子参也不是一定只用于儿童。对于成人肺心脾的气阴两虚,不是很重的,不需要峻补的,太子参也是常用的药。

麦冬传说

相传大禹花了很大力气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后来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

人们为纪念大禹称此草“禹余粮”,由于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该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故又被称为神奇的“不死药”。

食疗汤

太子参无花果瘦肉汤

材料:太子参,无花果,瘦肉,蜜枣

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常用于肺燥干咳,病后体虚,消化不良等。

生脉饮

材料: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养阴生津,保气养生。

下期药材

下面这两味中药是什么,你能看出来吗?如果你猜到了,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胡世云主任你的答案哦~一起开动脑筋吧!

欢迎留言识药

答案下期揭晓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摄影:龚又明

指导:覃军

编辑:三思

排版:阿志

精彩推荐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快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世云主任」频道!

踢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