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药一考点速记
白癜风诊疗新技术高峰论坛 http://m.39.net/pf/a_5333207.html 中药药一 考点: 《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种。(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单行:单独,不需辅助增效相须:相互需要相使:使得更厉害减毒相杀:杀毒软件。(生姜杀半夏)相畏:杀人会怕。(半夏怕生姜)减效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增毒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考点: 1、道地药材①浙八味:杭菊花、杭麦冬、白术、白芍、延胡索、玄参、山茱萸、浙贝母。②四大藏药:炉贝母、冬虫夏草、藏红花、雪莲花。③云药:木香、茯苓、三七、重楼、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④西北药:大黄(青海)、当归(甘肃)、紫草(新疆)、枸杞子(宁夏)、秦皮、秦艽、猪苓(陕西)。⑤四大怀药: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地黄。⑥贵药:杜仲、吴茱萸、朱砂、五倍子、黄精、天冬、天麻。⑦川药:黄连、黄柏、附子、金钱草、丹参考点: 1.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药材化学结构类型质量控制成分生物活性苦参双稠哌啶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抗肿瘤、抗病原体山豆根抗癌、抗溃疡、抑菌麻黄有机胺类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兴奋中枢神经黄连异喹啉类盐酸小檗碱抗菌、抗病毒延胡索延胡索乙素(四氢巴马汀)活血散瘀、理气止痛防己苄基异喹啉类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防己诺林碱(汉防己乙素)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洋金花莨菪烷类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天仙子东莨菪碱、莨菪碱(阿托品)松弛平滑肌、升高眼压川乌二萜类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双酯型);水解反应减毒镇痛、消炎、麻醉、降压;有剧毒马钱子吲哚类士的宁(番木鳖碱)、马钱子碱镇痛、免疫调节雷公藤倍半萜大环内酯雷公藤碱肝、肾和胚胎毒性千里光吡咯里西啶类阿多尼弗林碱抗炎、免疫抑制2.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药材结构类型质量控制成分大黄蒽醌类总蒽醌(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游离型抗菌、结合型(番泻苷)泻下何首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虎杖大黄素、虎杖苷芦荟芦荟苷决明子大黄酚、橙黄决明素丹参菲醌类丹参酮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酚酸B;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紫草萘醌类羟基萘醌总含量、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3.含香豆素、木脂素常用中药 香豆素类 木脂素类 秦皮 七叶内酯(秦皮乙素)、七叶苷(秦皮甲素)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联苯环辛烯型) 前胡 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 厚朴 厚朴酚、和厚朴酚 肿节风 异嗪皮啶、迷迭香酸 连翘 连翘苷(双环氧)连翘酯苷A(木脂内酯) 补骨脂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 细辛 细辛脂素(木脂素)、马兜铃酸 4.含黄酮类化合物常用中药 药材 结构类型 质量控制成分 黄芩 黄酮类 黄芩苷(易被水解氧化,变绿) 银杏叶 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银杏内酯) 槐花 总黄酮(以芦丁计) 陈皮 二氢黄酮类 橙皮苷 满山红 杜鹃素 葛根 异黄酮 葛根素 5.含萜类及挥发油常用中药 萜类 挥发油类(单萜、倍半萜) 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二萜)——抗炎作用 薄荷 薄荷醇(单萜) 青蒿 青蒿素(倍半萜)——具过氧桥结构 莪术 吉马酮、莪术醇(倍半萜) 龙胆 龙胆苦苷(裂环环烯醚萜苷) 艾叶 桉油精/桉叶素 肉桂 桂皮醛(苯丙素类) 6.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中药 结构类型 质量控制成分 三七 四环三萜 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 黄芪 四环/五环三萜 黄芪甲苷 甘草 五环三萜(甘草酸) 甘草酸(甘草皂苷)、甘草苷(黄酮苷) 合欢皮 五环三萜 (齐墩果烷型) —— 商陆 商陆皂苷甲(商陆皂苷A) 柴胡 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 7.含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麦冬、知母。8.含强心苷的常用中药:香加皮和罗布麻叶,结构类型为:甲型强心苷。9.常用中药炮制作用小结辅料 功效 代表中药 麦麸 和中益脾,缓和燥性 麸炒苍术、麸炒枳壳、麸炒山药、麸炒白术、麸炒泽泻、麸炒六神曲 灶心土 温中和胃,止泻 土炒山药、土炒白术、土炒当归、土炒白芍 酒 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祛风散寒 酒大黄、酒黄连、酒当归、酒蕲蛇、酒丹参、酒川芎、酒延胡索、酒香附、酒黄柏、酒黄芩 醋 引药入肝,散瘀止痛 醋大黄、醋白芍、醋延胡索、醋香附、醋乳香、醋柴胡 盐 引药下行,缓和药性,强筋骨 盐黄柏、盐泽泻、盐杜仲、盐车前子 姜 发表散寒,温中止呕 姜黄连、姜竹茹、姜厚朴、姜半夏 蜜 补中,润肺,止咳,调和药性 炙黄芪、蜜麻黄、蜜麻黄绒、蜜马兜铃、炙甘草、蜜枇杷叶 炮制后功效与辅料作用不同 酒白芍(善调经止血,柔肝止痛)、酒蛤蚧(增强补肾壮阳)、酒黄精(蒸后补脾润肺益肾功能增强) 10.部分炮制方法小结①煅法:明煅(牡蛎、石决明、石膏、白矾)。煅淬(自然铜、赭石、炉甘石)。扣锅煅(血余炭、棕榈炭)。②蒸、煮、燀:何首乌(黑豆汁)、红参(蒸)、附子(炮制辅料:胆巴水溶液)。地黄(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由清转补,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生地炭:凉血止血;熟地炭:补血止血)。黄精(酒黄精:补脾润肺益肾功能增强)。③其他:复制(天南星(胆南星:胆汁)、半夏(法半夏:甘草、石灰水))。发酵(温度30~37℃、湿度70%~80%)。制霜(巴豆)、煨(肉豆蔻、木香)、水飞(朱砂、雄黄)、提净(芒硝)。11.散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①散剂的粒度要求: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局部用散剂应为最细粉,眼用散剂应为极细粉。②易吸潮或挥发性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存。考点: 1.部分炮制方法小结①煅法:明煅(牡蛎、石决明、石膏、白矾)。煅淬(自然铜、赭石、炉甘石)。扣锅煅(血余炭、棕榈炭)。②蒸、煮、燀:何首乌(黑豆汁)、红参(蒸)、附子(炮制辅料:胆巴水溶液)。地黄(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由清转补,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生地炭:凉血止血;熟地炭:补血止血)。黄精(酒黄精:补脾润肺益肾功能增强)。③其他:复制(天南星(胆南星:胆汁)、半夏(法半夏:甘草、石灰水))。发酵(温度30~37℃、湿度70%~80%)。制霜(巴豆)、煨(肉豆蔻、木香)、水飞(朱砂、雄黄)、提净(芒硝)。2.散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①散剂的粒度要求: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局部用散剂应为最细粉,眼用散剂应为极细粉。②易吸潮或挥发性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存。3.合剂的质量要求①合剂中加入的蔗糖含量,一般≤20%。②抑菌效力:苯甲酸及山梨酸≤0.3%,羟苯酯类≤0.05%,可加入乙醇防腐。③单剂量灌装合剂称为口服剂,阴凉密封贮存。4.糖浆剂的质量要求:含糖量:蔗糖≥45%;抑菌效力:苯甲酸及山梨酸≤0.3%,羟苯酯类≤0.05%。5.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应用用途 非灭菌制剂 灭菌制剂(注射剂、滴眼剂) 粗洗、漂洗 饮用水 饮用水 饮片提取 饮用水/纯化水 纯化水 溶剂配制/稀释、器具精洗 纯化水 注射用水 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剂的稀释 灭菌注射用水 6.注射剂的附加剂 增溶剂、乳化剂 聚山梨酯80、卵磷脂、豆磷脂 助悬剂 甘油 防止药物氧化 抗氧剂 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维生素C(抗坏血酸) 金属离子络合剂 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地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等 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氮气 渗透压调节剂 氯化钠、葡萄糖 调节pH的附加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枸橼酸、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 抑菌剂 苯酚、三氯叔丁醇、甲酚、硫柳汞 止痛剂 三氯叔丁醇、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等 6.眼用制剂质量要求 ①眼用半固体制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滴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10ml;洗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ml。 ②采用一次性包装;眼内插入剂、眼内注射液、外科手术和急救用眼用制剂不得添加抑菌剂、抗氧剂、或不适当的附加剂。 ③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④眼用半固体制剂检查金属性异物;混悬型滴眼剂检查沉降体积比。 7.外用膏剂的检查项:膏药(软化点)、软膏(黏稠度)、乳膏(黏稠度)、橡胶贴膏(耐热性)、凝胶贴膏(赋形性)、贴剂(释放度) 8.片剂常用辅料:稀释剂(淀粉)、吸收剂(磷酸氢钙)、润湿剂(乙醇)、黏合剂(淀粉浆)、崩解剂(羟甲基淀粉钠)、润滑剂(硬脂酸镁、聚乙二醇)。8.气雾剂按处方组成的分类:二相(溶液型)、三相(乳浊液和混悬液型)9.气雾剂的构成:抛射剂(喷射药物的动力)、定量阀门(决定气雾剂每次用药剂量)。10.决定喷雾剂每次用药剂量:手动泵。11.靶向制剂的分类:一级(靶部位)、二级(靶细胞)、三级(特定靶点)。12.药物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转运速度)、表观分布容积(比例)、生物利用度(①生物利用速度:血药浓度达到峰浓度的时间,表示吸收快慢;②相对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率)、生物等效性(AUC、Cmax)。考点: 1.各中药制剂质量要求小结 项目 具体分类 粒度 ①儿科及外用散剂,通过七号筛(中药通过六号筛)的粉末总量不得少于95%。 ②颗粒剂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 ③混悬液型软膏剂及含饮片细粉的软膏剂不得检出大于μm的粒径。 水分 ①≤8.0%:颗粒剂。 ②≤9.0%:散剂、硬胶囊、水丸、糊丸、浓缩水丸。 ③≤12.0%:水蜜丸、浓缩水蜜丸。 ④≤15.0%:蜜丸、浓缩蜜丸。 融变时限 ①30min:栓剂脂肪性基质、阴道片。 ②60min:栓剂水溶性基质。 崩解时限 ①60s:口崩片。 ②3min:可溶片。 ③5min:舌下片、泡腾片。 ④10min:含片。 ⑤15min:普通片。 ⑥30min:药材原粉片、硬胶囊。 ⑦1h:浸膏(半浸膏)片、糖衣片、中药片、软胶囊。 2.根及根茎类中药常用名词术语 药材 术语 术语解析 大黄 星点 根茎髓部异形维管束 何首乌 云锦状花纹 皮部4~11个类圆形异形维管束环列 商陆 罗盘纹 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银柴胡 砂眼 孔穴状或盘状凹陷 珍珠盘 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孢、茎或根茎的残基 草乌 钉角 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 黄连 过桥 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防己 猪大肠 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 车轮纹 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白芷 疙瘩丁 皮孔样的横向突起 川芎 蝴蝶片 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 防风 蚯蚓头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菊花心 放射状纹理并有裂隙 茅苍术 朱砂点 断面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 起霜 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松贝 怀中抱月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青贝 观音合掌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炉贝 马牙嘴 外层鳞叶3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 虎皮斑 表面具棕色斑点 知母 金包头 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 共性术语 代表中药 金井玉栏 黄芪、桔梗、板蓝根 菊花心 甘草、防风、木香、黄芪、桔梗、白芍、板蓝根 狮子头 党参、三七 朱砂点 羌活、茅苍术 3.常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①水蛭: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两端各具1吸盘。②全蝎:后腹部呈尾状,末节有锐钩状毒刺。③蜈蚣:扁平长条形。自第二节起,每体节两侧有步足一对。④土鳖虫:扁平卵形。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⑤斑蝥: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⑥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⑦地龙:长条状薄片。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⑧蛤蚧:扁片状。头略呈扁三角形,吻鳞不切鼻孔,足趾底面具吸盘。⑨金钱白花蛇: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脊鳞扩大呈六角形。⑩蕲蛇:“翘鼻头”、“方胜纹”、“佛指甲”。?乌梢蛇: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石决明: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牡蛎:长片状,表面鳞片坚厚,层状排列;内面瓷白色。?海螵蛸:扁长椭圆形,边缘薄,中间厚。背面有瓷白色脊状隆起。?桑螵蛸: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物。?鹿茸:花鹿茸: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侧枝习称“门庄”;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马鹿茸: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羚羊角:“合把”、“骨塞”、“通天眼”。?麝香:“银皮”、“当门子”,有特异香气。?蟾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僵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牛黄:“乌金衣”、“挂甲”。4.矿物类中药的化学组成及条痕色 药材 条痕色 成分 朱砂 红色至褐红色 硫化汞(HgS) 雄黄 橘红色 二硫化二砷(As2S2) 自然铜 绿黑色或棕红色 二硫化铁(FeS2) 赭石 樱红色或红棕色 三氧化二铁(Fe2O3) 炉甘石 白色 碳酸锌(ZnCO3) 滑石 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 石膏 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芒硝 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硫黄 淡黄色 硫(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5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让你的小腹变轻盈,小妙招速解3种便秘体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