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学丨春天,你脚下的40种江南野花
春暖花开,万物复数, 野花野草早已悄悄的生长,当你蹲下身驻足停留之际, 恍如又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作为我们身边春天里朝夕相伴的朋友之一, 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个虽小,大美在焉。 很多野花,长在林下或灌木丛中,不低下头,蹲下身,几乎看不见它们。 当我们用心观察的时候, 它们独特的造型,美丽的颜色, 自在的风度,时时给人以美的感受。 生不易,努力绽放。 这些野花野草,无人而自芳, 大地春回它先知。 它们要和时间赛跑, 要赶在夏日骄阳到来之前, 完成生长、开花、结果、繁殖的重任。 不论环境如何艰苦, 或者天气如何无常,它们都会认真生长。 今天, 爱勒美学为大家 揭开这些小精灵们的神秘面纱, 或许也能唤起你儿时的回忆。 0 老鸦瓣 百合科郁金香属 别名山慈菇、光慈姑,多年生小草本,地下具有卵圆形鳞茎;线形叶子基生,一般有两枚;花茎顶生一花,下具有线形苞叶。生山坡草地及路旁。早春开放的一种野花,杭州的山上随处可见,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郁金香原生种。其鳞茎入药,含秋水仙碱,具有抗肿瘤,抗痛风作用。不过老鸦瓣有毒,可别自己挖来吃。 02 龙葵 茄科茄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2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喜生于田边,荒地及村庄附近。四季都在开花结果,子孙遍布全国。浆果变黑之时,可以偶尔吃一两颗解渴,味道还不错。 03 黄鹌菜 菊科黄鹌菜属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长于山坡、路边、林缘和荒野等地。茎直立,叶基生,倒披针形,提琴状羽裂。裂片有深波状齿,叶柄微具翅。头状花序有柄,排成伞房状、圆锥状和聚伞状;全为舌状花,花冠黄色。瘦果纺锤状,稍扁,冠毛白色。花果期4~6月。习见杂草。是一种经济植物。和龙葵一样,也是一年四季抓革命促生产的花界劳模,几乎没有看它们歇止过。 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分析,黄鹌菜属一级无公害蔬菜,可放心食用。 04 蒲公英 菊科蒲公英属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0月。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最大众化的野草之一。其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凉拌或爆炒,都是不可错过的美味哦。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功效,尤其善于治疗乳腺炎,是药食兼用的植物。05 阿拉伯婆婆纳 玄参科婆婆纳属 铺散多分枝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叶片短柄,卵形或圆形,腋内生花的称苞片,边缘具钝齿,两面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很长;花梗比苞片长,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蓝色、紫色或蓝紫色,雄蕊短于花冠。3-5月开花。原产于亚洲西部及欧洲。生于路边、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别是麦田中,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全草入药,又名肾子草,有祛风除湿、壮腰、截疟的功效。06 鼠曲草 菊科鼠曲草属 二年生草本,主同0~5cm,全株密被白绵毛。茎直立,通常基部分枝,丛生林。叶互生,基生叶花后调落,下部和中产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6,宽4~2mm,基部渐狭,下延,两面都有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花黄色,边缘雌花花冠丝状,中央两性花管状。瘦果长椭圆形,具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色。花期4~7月,果期8~9月。清明时节常用于食用,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07 通泉草 玄参科通泉草属 一年生草本,喜欢长在土壤湿润的草坡上,或者小沟边。高3-30厘米,无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伸长,垂直向下或短缩,须根纤细,多数,散生或簇生。花萼钟状,花冠白色、紫色或蓝色,种子小而多数,黄色,种皮上有不规则的网纹。花果期4-0月。 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会生长。可以将通泉草晒干入药,或者当成野菜食用。据相关中草药书籍介绍,通泉草全身都可以入药,能够解毒消肿、健胃消食和止痛。对于长期偏头痛、肠胃消化不良的人群而言,是一棵良药,所以备受大家重视。 08 小巢菜 豆科野豌豆属 又名硬毛果野豌豆,一年生草本,高5-90厘米,攀援或蔓生。茎细柔有棱,近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末端卷须分支;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长约0.2厘米;花冠白色、淡蓝青色或紫白色,稀粉红色,种子扁圆形,直径0.5-0.25厘米,两面凸出,种脐长相当于种子圆周的/3。花果期2-7月。生于小麦田或山坡。全草可入药,具有解表利湿,活血止血的功效。曾经为荒年食用的野菜,嫩茎叶可食,香味神似豌豆苗。应区分花期有毒的大巢菜。 09 石龙芮 毛茛科毛茛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簇生。茎直立,高可达50厘米,基生叶多数;叶片肾状圆形,茎生叶多数,聚伞花序有多数花;聚合果长圆形,5月至8月花果期。生于平原湿地或河沟边,甚至生于水中。全草含原白头翁素,有毒,药用能消结核、截疟及治痈肿、疮毒、蛇毒和风寒湿痹。误食可致口腔灼热,随后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 0 马兰头 菊科马兰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是野生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浙江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嫩叶嫩茎的采收期主要集中在3~4月份,花期(浅紫色)5-9月,果期8-0月。荠菜 十字花科荠菜属 各地对荠菜的称谓也不相同,如上海称其为枕头草;贵州称为地米菜;江苏则称细细菜;浙江称它为清明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全国性分布,田间、路边、荒地、河滩、林下、山坡随处可见。中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年尽荠菜的记载。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初春采其嫩苗作食,清香可口。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怀有身孕或哺乳中的妇女忌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在服用时亦应小心。 2 鳢(lǐ)肠 菊科鳢肠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墨旱莲。茎直立,高可达60厘米,具匍匐茎;叶对生,披针形;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6-9月开花;瘦果黑色。常见于田梗,沟溪边湿地,喜湿润气候,耐阴湿。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消肿、强壮之功效,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生长,内服有乌发、黑发功效。亦可食用。 3 空心莲子草 苋科莲子草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基部匍匐,管状,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或圆钝,花密生,总花梗的头状花序,单生在叶腋,花白色,5-0月开花。原产巴西,中国引种于北京、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后逸为野生。生在池沼、水沟内。名列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前十名。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作用,可作饲料。 4 车前草 车前草科车前草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车轮菜子、猪耳朵棵子、五更草、田灌草、牛舌草子、车轱辘草子,诗经中称之爲不苢。车前子即是其成熟种子。它是从7月到8月开花。该植物的原产地是东亚(中国,日本,韩国等)。它一般生长在田边沟壑、路旁、花圃、河边等地。根茎短缩肥厚,密生须状根。中医认为,车前草性味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为夏日清暑良药。幼苗和嫩茎可供食用,叶芽幼嫩,还没抽生花茎时即可采收。 5 拉拉藤 茜草科拉拉藤属 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通常高30-90厘米;茎有4棱角;棱上、叶缘、叶脉上均有倒生的小刺毛。花小,白色,花期3-7月,果期4-月。此物处处有之,用手拨一拨,似乎手被黏住一样,故名拉拉藤。又名猪殃殃,据说猪吃了要生病,还有爬拉殃、八仙草等外号。全草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散瘀;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等。 6 天葵 毛茛科天葵属 又名紫背天葵,千年老鼠屎,散血珠,一粒金丹。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块根长达2厘米,外皮棕黑色。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两面均无毛;花小,花梗纤细,萼片白色,常带淡紫色,3-4月开花,4-5月结果。 天葵块根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等作用,治乳腺炎、扁桃体炎、痈肿、瘰疬、小便不利等症;全草又作土农药。 7 野老鹳草 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楔状倒卵形或菱形,小裂片条状矩圆形,先端急尖,花序腋生和顶生,花序呈伞形状,花瓣淡紫红色,倒卵形,蒴果被短糙毛,果瓣由喙上部先裂向下卷曲。4-7月开花,5-9月结果。 原产美洲,中国为逸生。生于平原和低山荒坡杂草丛中。全草入药,有祛风收敛和止泻之效。野老鹳草最迷人的时候,应该是它们果实成熟时,长长的蒴果,会小火箭发射般根根竖起,就好比古时宫廷里那插满蜡烛的烛台。阿拉宁波人叫它蜡烛草,非常形象。 8 白花鬼针草 菊科鬼针草属 又名咸丰草、鬼菊、鬼黄花、刺儿鬼、金杯银盏等,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00cm。生于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为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可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 经过鬼针草的身旁,一不小心就黏了一身鬼针,随手拍拍还弄不掉,要花一些时间才能将黑色小针拔完。晒干后熬煮出大桶的青草茶,据说这草茶清肝、利尿、解毒降火气,有病治病,无病保身。 9 泽漆 大戟科大戟属 又名五朵云、猫儿眼草、奶浆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0~30cm,全株含乳汁。茎顶有5片轮生的叶状苞;总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生3个小伞梗,每小伞梗又第3回分为2叉;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沟边、路旁、田野,江苏、浙江产量较多。能够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性微寒,味辛、苦。有毒。 20 鸭跖草 鸭跖草科鸭跖草属 又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一年生披散草本。常见生于湿地。适应性强,在全光照或半阴环境下都能生长。忌阳光曝晒。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能清热,解毒,利尿。为消肿利尿、清热解毒之良药,此外对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有良好疗效。 20 黄花酢浆草 鸭跖草科鸭跖草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多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常见于河沟边、河滩上、湿润草地、荒地、耕地、田边路头、山坡、甚至石山土缝中。原产南非,中国作为观赏花卉引种,和白花酢浆草、红花酢浆草、酢浆草、大花酢浆草同属于酢浆草属。多用于治疗乳腺炎、跌打损伤、水火烫伤、齿龈肿痛、水肿、蛇蝎伤等。 2 球序卷耳 石竹科卷耳属 又名婆婆指甲菜。二年生草本,高可达30cm。全株被灰黄色软毛。根状茎倾斜,花白色,种子褐色呈三角形,具疣状突起。花期3-5月,果期4-6月。种子繁殖生命力旺盛,喜欢生长在干燥疏松的土壤里,常出现于田野路边山坡草丛中,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杂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湿热泄泻、肠风下血、乳痈、疔疮、高血压病等病证。22 鹅肠菜 石竹科鹅肠菜属 又名牛繁缕,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须根。茎上升,多分枝,长可达80厘米,花瓣白色,5-8月开花,6-9月结果。生长在河流两旁冲积沙地的低湿处或灌丛林缘和水沟旁。为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野菜,其嫩叶或嫩苗开水焯后炒食、煮食做汤均可。幼苗可作饲料。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祛瘀消肿之功效。民间还以其食疗治白发,久久食之,能使头发转黑。23 宝盖草 唇形科野芝麻属 又名珍珠莲、接骨草、莲台夏枯草等,属管状花目,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茎高0-30厘米,基部多分枝,常为深蓝色。花期3-5月,果期7-8月。圆叶子分三四层,看起来像莲台,又像宝盖,最神奇的还是它的花朵,紫的通透,浑身毛绒,像个鞠躬的小人,又像一条戴帽子的小金鱼,好玩得紧。24 一年蓬 菊科飞蓬属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粗壮,高30-00cm,直立,上部有分枝,绿色,下部被开展的长硬毛,上部被较密的上弯的短硬毛。花白色,或有时淡天蓝色,花期6-9月。用于治疗疟疾,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和咳嗽等。生于山坡、路边及田野中,是江南一带最蓬勃绚烂的野花之一。25 皱叶酸模 蓼科酸模属 又名羊蹄、牛耳大黄。一年多年生草本。根粗壮,黄褐色。茎直立,高50-20厘米,花序分枝近直立或上升;花淡绿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有清热解毒,止血,通便,杀虫之功效。北方有用种子作枕芯填充物。植株大,多见于沟渠潮湿之地。动物不食。有毒。但也是野菜一种,南方人称之为野菠菜,须煮后冷水泡两小时。26 紫花地丁 堇菜科堇菜属 又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无地上茎,高5~0cm,果期高可达20余厘米,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种子卵球形,长.8mm,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嫩叶可作野菜。可作早春观赏花卉。27 诸葛菜 十字花科诸葛菜属 又名二月兰,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无毛;茎直立,花紫色、浅红色或褪成白色,长角果线形,种子卵形至长圆形,黑棕色,4-5月开花,5-6月结果。生在平原、山地、路旁或地边。嫩茎叶用开水泡后,再放在冷开水中浸泡,直至无苦味时即可炒食。种子可榨油。28 蛇莓 蔷薇科蛇莓属 又名蛇泡草、地莓、野草莓、龙吐珠、三爪风。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茎长。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2.5厘米。黄花、绿叶与红果相生,本就极具观赏性,花期4-8月,果期8-0月。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蝇蛆。29 刻叶紫堇 罂粟科紫堇属 灰绿色直立草本,高5-60厘米。根茎短而肥厚,椭圆形。茎不分枝或少分枝,具叶。总状花序长3-2厘米,多花。花紫红色至紫色,稀淡蓝色至苍白色。蒴果线形至长圆形,具列种子。种子近圆形,成熟后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5—6月。生长于近海平面至米的林缘,路边或疏林下。全草药用,解毒杀虫,治疮癣、蛇蛟伤。外用,有毒,不宜内服,含刻叶紫堇胺等多种生物碱。30 商陆 商陆科商陆属 灰绿色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广布于长江以南红壤低丘陵地区。因为形态极似马齿苋科的栌兰(俗称土高丽参或土人参)而被各地误当作土人参栽种。根肥厚,肉质,圆锥形。夏秋开花,花白色。根可入药,以白色肥大者为佳,红根有剧毒,仅供外用。通二便,逐水、散结,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外敷治痈肿疮毒。也可作兽药及农药。果实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商陆有两种,茎紫红者有毒,不能食用,而绿茎商陆苗是一种优质野生森林菜蔬,嫩茎叶可供蔬食。3 白车轴花 豆科车轴草属 又名白三叶、白花三叶草、白三草、车轴草、荷兰翘摇等,多年生草本;短期多年生草本,为栽培植物,有时逸生为杂草,生长期达6年,高0-30厘米。茎匍匐蔓生。掌状三出复叶,花冠白色、乳黄色或淡红色,具香气。适应性广,抗热抗寒性强,可在酸性土壤中旺盛生长,也可在砂质土中生长。32 紫云英 豆科黄耆属 又名草子、红花草、莲华草、翘摇。二年生草本植物,匍匐多分枝,高可达30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叶柄较叶轴短。花冠紫红色或橙黄色,2-6月开花,3-7月结果。生于海拔-0米间的山坡、溪边及潮湿处。常作为重要的蜜源植物、绿肥、牧草栽培;种子可入药,有补气固精、益肝明目、清热利尿之效。本草纲目中说是因为“茎叶柔婉,有翘然飘摇之态”故得名。33 北美独行菜 十字花科独行菜属 又名琴叶独行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片倒披针形,裂片大小不等,茎生叶有短柄,顶端急尖,总状花序顶生;萼片椭圆形,花瓣白色,倒卵形;种子卵形,红棕色,4-5月开花,6-7月结果。外来物种,原分布于美洲。生长于田边或荒地,十分耐旱,为田间杂草。种子入药,有利水平喘功效,也作葶苈子用;全草可作饲料。34 马齿苋(xiàn) 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又名五行草、长命菜、蚂蚱菜。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花瓣黄色,种子细小,黑褐色。花期5-8月,果期6-9月。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对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35 红蓼(liǎo) 蓼科蓼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粗壮直立,高可达2米,花顶生或腋生,紧密,微下垂,淡红色或白色,6-9月开花,8-0月结果。广布于中国各地,生沟边湿地、村边路旁,海拔30-米。该种因其生长迅速、高大茂盛,叶绿、且花密红艳,适应性强,适于观赏,故适宜做观赏植物。果实入药,小毒,名“水红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积、利尿功效。36 活血丹 唇形科活血丹属 别名金钱艾、也蹄草、透骨消、胡薄荷、穿墙草、金钱薄荷、十八缺、江苏金钱草、等,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上升,逐节生根。茎高0-20(30)厘米,叶心形或近肾形,花冠淡蓝色至紫色,下唇具深色斑点,筒有长短两型,檐部二唇形,下唇中裂片肾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其味辛,性凉,即可口服,又可外用,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生于林缘、疏林下、草地中、溪边等阴湿处,海拔50-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37 刺儿菜 菊科蓟属 是小蓟草的别称。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有棱,高30-80(00-20)厘米,小花紫红色或白色,花果期5-9月。为秋季蜜源植物。带花全草或根茎均为药材。刺儿菜又是一种优质野菜,春、夏采幼嫩的全株,洗净鲜用。秋季新萌生的越冬型,也是鲜嫩可口,炒食、做汤均可。38 金疮小草 唇形科筋骨草属 别名苦草、白花夏枯草。一、二年生草本,平卧或上升,具匍匐茎,长0—20厘米,被白色长柔毛,幼嫩部分尤多,老茎有时紫绿色。金疮小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群,都有机会喝这种茶水,最大的功能是起到化痰清热和凉血的作用,非常适合对于容易上火或是出现炎症的人群。39 碎米荠 十字花科碎米荠属 一年生小草本,高5-35厘米。茎直立或斜升,下部有时淡紫色,上部毛渐少。基生叶具叶柄,顶生小叶肾形或肾圆形;花白色。长角果线形,稍扁,无毛;花期2-4月,果期4-6月。多生于海拔米以下的山坡、路旁、荒地及耕地的草丛中。为中国田间常见野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凉拌,做蛋汤等,味鲜、富营养与药用价值。40 蔊(hàn)菜 十字花科蔊菜属 一、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植株较粗壮,无毛或具疏毛。叶互生,叶形多变化,通常大头羽状分裂,花小,黄色,匙形,花期4-6月,果期6-8月。生于路旁、田边、园圃、河边、屋边墙脚及山坡路旁等较潮湿处,海拔-米。全草药用,有效成分为蔊菜素,内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等的效用,外用治痈肿疮毒及烫火伤;茎叶可做野菜食用或作饲料;种子可榨油。END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由爱勒小羊整理编辑完成。仅用于交流分享,尊重版权所有者的权利。 预约试听丨合作咨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5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肝郁失眠,怎样合理选用药物
- 下一篇文章: 人参历代本草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