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山上匪宵遁

黄鹄山,位于江口县民和镇境内,山势逶迤,悬崖峭壁,怪石突兀,绵亘十华里,与铜仁大坪接壤,同梵净山遥遥相望,竞显雄姿。盘踞于此的残匪称之为“小台湾”。年10月底,驻岑巩县的一四九团在这里一举击溃威风一时、作恶多端的唐思学匪部。

黄鹄山

10月25日下午,一四九团三营七、八两连(八连只有1个排及1个小炮班)在副营长路仁一指挥下,奉命屯兵黄鹄山下的老屯村待命攻击。次日,部队一边派员火力侦察,勘察地形,一边绘制作战地图,组织联防队协助攻山。当晚研究决定进攻时间,并确定兵分三路夹击:第一路由刘凤林(七连连长)率七连担任主攻,从龙宿出发,偷袭卡门,若偷袭不成,转为强攻,“六〇”炮和重机枪分别架设姚家坪的笔架山雷打坡,指挥部设在雷打坡;第二路由熊应堂(八连连长)率2个班,在洪家冲联防队配合下,从白云庵出发,直抵剪刀山,堵击封锁增援二卡之敌;第三路由八连一个班在宋家湾联防配合下,直抵鸡公湾,堵截顽匪退路,以便全歼。三路兵力在顽匪老巢汇合,夺取全面胜利。

10月27日上午,路副营长、刘连长和熊连长在宋家湾杨树鲜家屋前看地形,选择集合地点;下午2时,部队在宋家湾长土集合,兵分三路,冒着大雨,神速般进入战斗岗位,作好战斗准备,严密封锁三条通向黄鹄山顶的道路,以防山下递送消息或顽匪逃遁。

28日凌晨4时,两枚红色信号弹直冲云霄,黄鹄山战斗打响。熊连长带领2个班在洪家冲联防队配合下,由黄鹄山西面白云庵发动猛烈强攻。白云庵建于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峦上,山上林木浓郁,寺内佛像森严、寺院宽敞,可容百余之众,对面陡峭石壁上的犀牛洞,与白云庵互为犄角,交相掩护,洞内堆满了石头。匪徒们凭借山险壁峭,居高临下,向山下抛石,似冰雹从天而降,解放军毫无躲避之处,战士郑文志头被砸破,当场牺牲,接着又一位战士牺牲。正在这时,龙宿方向射来一阵“六〇”炮弹压住了犀牛洞的顽匪。宋家湾负担截敌退路的部队也用机枪火力增援白云庵,犀牛洞之匪龟缩洞内,不敢露头。解放军战士抓紧战机,鱼贯而上,攀藤附葛,直达猴子岩崖下。顽匪对此险道却疏于防范,除洞内堆满石头外,并未配备重武器把守,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之下,慌了手脚,匆忙调兵遣将拼死堵截。

在顽匪调兵援西之时,主攻方向的七连开始行动。队伍摸到半山腰,被一卡的匪哨发现,用轻机枪猛烈射击,攻击部队受阻。路副营长见状,立即调来“六〇”炮和重机枪,猛烈的炮火掩护主力部队继续前进。于是,偷袭转为强攻。战士邓正刚抱着炸药包冲到一卡的碉堡坎下,先打出一排冲锋枪弹,接着一跃而起,拉响了炸药包。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驻守的匪连长“小老高”飞向半天,摔下悬崖,其余匪徒惊魂失措。邓正刚左小腿受伤,站立不稳,滚下岩坎,被战士陶化明挡住,化险为夷。一卡碉堡被炸后,七连发起了总攻。不料,二卡碉堡内的机枪疯狂地扫射,战士项文清、副班长龚云泰中弹牺牲。部队停止前进。这时,在雷打坡、笔架山的火力掩护下,刘凤林命令一排穿插右侧迂回夹击,郭读金(一排排长)率排朝敌扑去。匪团长张昆山虽然亲自坐阵二卡指挥,但在解放军枪炮猛烈轰击下,早已逃出碉堡,掩身于杂草丛,诱使一排进入埋伏圈。此时,三排受令穿插左侧。张和福(三排排长)端过机枪,带领战士们冲了上去。张昆山提着手枪,从草丛中跃起,率众匪拼死阻击,又堵住了解放军的主攻路线,并截断了前后部队的联系,3名战士当即倒在血泊中。张和福识破了敌人的阴谋,端着机枪猛烈扫射,匪徒应声丧命,但他自己也中弹牺牲。部队绕过百丈悬崖,在迂回曲折的光滑石径上,为防掉下悬崖,爬行前进,夺下了二卡,顺利地冲进匪巢。巢内余匪见一卡被破,二卡失守,张昆山被毙,后援已失,便拼命向后山逃遁。三路部队在匪巢汇合后,留下八连打扫战场,看守降匪及匪属,七连跟踪追击后山余匪。唐思学、毕大志等重要匪首身居后山,见大势已去,从后山悬崖攀藤而下,逃到黑庆山中躲藏。不久,被迫投降。

黄鹄山剿匪战斗,张和福等8名解放军牺牲,为解放江口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资料来源于中共铜仁市委党史研究室)

精彩推荐

铜仁党建直播间: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铜仁:备好换届事夯实振兴基——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观察

铜仁万山: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驻村帮扶实效

铜仁思南:奔赴一线建功立业——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勇踏乡村振兴新征程

细致精致极致

传播党的声音讲好党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yl/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