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微课堂六经八纲辨证三1
分享地点:基层中医之家 分享时间:-09-17 分享医生:湖南省安仁县侯龙归中医馆侯龙归 导读:古人在临床发现问题,肯定要处理问题。当他们发现伤寒方不能够有效地治愈一些疾病时,当然就要开拓一些新的方子与新的思路,去对证治疗。这些治疗表证的方剂又是哪些呢? 今天讲八纲辨证(三),我们前两节学习了表阴证与表阳证,阴阳都讲了,似乎感觉还有内容没讲完,没有讲完的是什么?是继《伤寒论》之后,后世发展的一些内容。古人在临床发现问题,肯定要处理问题。当他们发现伤寒方不能够有效地治愈一些疾病时,当然就要开拓一些新的方子与新的思路,去对证治疗。这几千年下来,后世古人们还帮我们留下了一些方子。作为临床医生,第一个不应该选择病种,也不能够选择学术内容,为什么?因为病人找你看病,他不懂,他才找你,你就要帮他解决自身的疾病,你把他的问题解决了,那他就会说你这个医生好。临床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这叫作临床指导学习。 《伤寒杂病论》里也讲了,伤寒十居其七。也就是说张仲景写这书时也说了,他这个《伤寒论》也不能够代表全部,也只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任何一部著作它即使是很好的,是公认的,但是也不可能包容一切。后世有温病的发展、也有其它的发展,这个也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学习,因为在临床我们经常能够遇见。 我跟你们讲一个亲身体会的病案,几年前有个老人家,经常在我那看病,他得了肺心病,冬季发病时到我那开药方,我大多是以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汤给他治疗,疗效很好。到了第二年春天,我印象很深刻,也是发作肺心病、咳喘,作为临床医生,我当时辨的是风热表证,但是我在想,我能不能用伤寒的方子去治疗呢?他不是咳喘、有痰嘛,我心里也就是想试一下,看小青龙汤到底还有用不?于是就按之前他冬季发病的那种方子,帮他开了3剂药。3剂吃完来复诊时,他一脸的不高兴,他说:“侯医生怎么了,我每次在你这看病都有效果的,这次帮我开了些什么药、一点效果都没有。”所以说我们临床开不了玩笑,我当时也很后悔。但是没有这次试探,我也不会认识到中医辨证的重要性,临床该用什么方就用什么方,不能够乱来。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认识了三点:第一点,临床并非用伤寒方一统天下,《伤寒论》重要,我也是自学伤寒出身的,伤寒的病有,但是不是都是伤寒病呢?不是,伤寒十居其七,这是张仲景说的,针对这一点,后世的发展也很重要。第二点,我认识到,四季对疾病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疾病会根据季节、气候、时令而变化的,这确实是存在的,临床医生是能感受到的。第三点,病因学说,风、寒、暑、湿、燥、火在诊断中的意义是很重要的,不能够抛弃。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后世的几个方剂,它们都归属于表证。 第一个讲的是银翘散。有人学了伤寒后说银翘散没有用。我刚才讲的那个老人家,第二诊过来,我就是用了银翘散,有效果。银翘散(银花、连翘、荆芥、芦根、薄荷、桔梗、竹叶、牛蒡子、淡豆豉、甘草)看这个方子里有荆芥穗,这个是解表的药,银花、连翘解毒,芦根清热养阴,桔梗、牛蒡子利咽喉,薄荷疏散风热,竹叶清热利水。从整个方剂来看,荆芥穗解表祛风,那么说是风的问题;银花、连翘与其它药都是清热的,这个方剂从整体来说是清风热型的表证,这个方剂多用于春季。 从这个方剂又让我想到了《伤寒论》里的麻杏石甘汤,麻黄解表,石膏清里热,杏仁利肺止咳,甘草和胃,它是一个表寒里热证。银翘散里荆芥穗祛风解表,还有些清热的药,这个方剂组方原则与麻杏石甘汤的组方原则差不多,荆芥穗这个药味辛散气浮而轻,它有个向上的气味,你在嘴里尝一下这个药有点辣辣的感觉,它气散达到解肌表的作用、开表的作用,所以说它是一味向外的、祛风的药,它可以散血中之风,大家可能没有想到,但是临床都在用,比如说有人皮肤搔痒,有红疹,入了血分,为什么要用荆芥呢?就是它拥有散血中之风的作用。痒为风,皮疹它是血分有热,所以说他可以治痒。还有疼痛这一块,有外伤的,如果你弄点小方子,你就用点当归、川芎加点荆芥穗,它就可以消肿、止痛。又比如荆芥四物汤,为什么四物汤里用荆芥而不用麻黄或者桑叶或者苏叶呢?这就说明荆芥穗这味药入血分。这个我没用过,我看到一个报道,里面讲华佗一个玉风散,把荆芥穗炒成末、用酒调服,它可以治疗产后血晕,晕倒不省人事的那一种,我没有用过。但说明一个问题,这药有这么一个作用,以后我们可以在临床去用。但是这种病也很难碰到,这种病一般也不会找中医看。 我们再来看银花、连翘。银花味道有点甜、性偏寒,它有清热的作用,但是它又有点芳香气味,可以散风热、解毒,跟荆芥穗配合在一起。还有治疗痈肿、烂疮有一个经典的方子叫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这个药用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银花与玄参的用量一定要大,如果太少了那么就没用,我看到一些报道他们都用90g,但是我们临床呢,用玄参这个药量多可能会腹泻,最主要还是要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tz/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种胃痛辨治经验上
- 下一篇文章: 身边常见中草药,不要错过这些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