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六个,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4月20日到5月5日之间。此时寒潮基本结束,南方地区出现降水,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生长。谷雨也是一个讲究养生进补的时期,传统宫廷养生食谱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样式新颖,就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特别的美食吧!

第一道:兔肝鸡蛋汤

原料:兔肝1-2个,鸡蛋1-2个。

做法:将兔肝切片,用生粉、盐、姜、酱油腌均匀;锅内水烧开后放入腌好的兔肝,再打入鸡蛋搅匀,煮开几分钟,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食用。

功效:兔肝味甘、苦、咸,性寒,归肝经。富含维生素A、钙、磷、铁等。可养肝明目、清肝止痛,适用于夜盲症及肝热目赤痛者。

第二道:鱼鳔龟肉汤

原料:鱼鳔20克,龟肉克。

做法:将龟肉切成块,与鱼鳔同煮汤,加入盐等调味品,龟肉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止遗,适用于肾虚之夜尿多、遗尿、慢性肾炎者。

乌龟味甘、酸,性平,归肺、肝、肾经。龟肉主补肾经,凡肾气不中或肾阴不足之病症,均可常食龟肉。鱼鳔滋补肾阴,二者相辅相成。

禁忌:龟肉不宜与苋菜、猪肉同食。

第三道:鹌鹑枸杞汤

原料:鹌鹑1只,枸杞子50克。

做法:鹌鹁肉切小块,与枸杞子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汤。待肉熟后,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食肉、枸杞子,饮汤。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明头目。尤其适合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筋骨痿弱无力、不耐劳倦、头目昏花、视物模糊等。

第四道:鲜土茯苓眉豆猪脊骨汤

原料:鲜土茯苓克,眉豆80克,猪脊骨克,生姜3片。

做法:鲜土茯苓去皮洗净,切块;眉豆稍浸泡,洗净;猪脊骨洗净,用刀背敲裂。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眉豆、猪脊骨可捞出,加酱油等调料佐餐食用。

第五道:三色汤

原料:黄豆芽2两,姜丝20克,红大椒1个。

做法:油锅烧热,下黄豆芽煸炒,放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锅备用;锅内放鸡汤、姜丝,烧开后红大椒入锅;再次滚开后,将黄豆芽、盐入锅,再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锅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筋骨拘挛,腰膝疼痛者更为适宜。

第六道:枸杞子炖蛋

原料:枸杞子15克,鸡蛋1-2个。

做法:将鸡蛋打入碗内搅匀,加入枸杞子,加入少许调味品,隔水炖熟即可使用。

功效:补益肝肾,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目视物昏花、头晕、阴血不足者。

禁忌:脾虚滞泻者少食。

第七道:玄参炖猪肝

原料:猪肝克,玄参15克。

做法:猪肝切成薄片,用淀粉、姜、盐等腌一下,玄参先用水煮半小时,然后与腌好的猪肝隔水同炖,炖10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猪肝味甘、苦,性温,归肝经。猪肝富含维生素A,对夜盲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玄参味苦、甘、咸,性寒,归肺、胃、肾经。玄参功在滋阴凉血还可软坚解毒。既补血又凉血滋阴,适用于夜盲症、目赤、视力减退、弱视、眼目昏花及气血不足三面色萎黄、贫血、水肿、脚气病者。

禁忌:脾胃虚寒者、腹泻者少食。

第八道:天麻炖猪脑

原料:猪脑1个,天麻10-5克。

做法:将天麻洗净,与猪脑同放入炖盅内,加入水、适量调味品,隔水炖一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能平降肝阳、熄风止痉、祛风通络。猪脑味甘,性寒。主要功效是补脑养脑。猪脑配天麻,对头痛、头风、偏头痛、高血压等有很好防治效果,尤其对头风、目眩较好。适用于头痛、头风、偏头痛、高血压、眩晕、脑鸣、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拘挛及小儿惊风者。

第九道:蘑菇炒山药

原料:干蘑菇,新鲜山药,芹菜

做法:将蘑菇洗净,用热水泡至变软,泡菇水留下备用。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油热后,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加入适量淀粉勾芡,加入适量酱油或盐调味即可。

功效:山药,有健脾益气、滋肺养胃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等。春季食用,不仅能健脾益气,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还能补肾益精,增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白癜风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tz/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