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四逆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痤疮
叶某,女,24岁,门诊患者。 01 初诊 面部痤疮半年,加重1周。 患者自述平素经常熬夜,导致面部出现痤疮,近一周由于情绪因素导致痤疮加重,色红,皮肤干燥粗糙,手脚发凉,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粉刺”范畴,证属阴虚火旺,阳郁厥逆型,以清热养阴,透热解郁为治疗原则,予增液汤,四逆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整方如下: 柴胡12克枳壳12克白芍15克 川芎20克石斛20克天花粉30克 黄连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 生地3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 知母20克栀子15克枇杷叶30克 生甘草12克 7剂,免煎颗粒,日1剂,开水冲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02 复诊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面部痤疮颜色变淡,范围减小,手脚发凉缓解,仍有情绪急躁,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嘱上方加郁金30克,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三诊:患者自述面部痤疮明显好转,手脚发凉基本消失,余无明显不适,嘱上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03 按语 患者平素熬夜,耗伤肝之阴血,阴虚火旺,循经上犯头面,发为痤疮;近一周情绪急躁,肝经郁热,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四肢失于温煦,故手脚冰凉。宜用增液汤,四逆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以清热养阴,透热解郁。 方中玄参苦咸而凉,滋阴润燥,壮水以制火;生地甘苦而寒,清热养阴,壮水生津;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使郁热外透;芍药养血敛阴,可防清热之品损伤正气;麦冬、石斛、天花粉甘寒,滋养肺胃阴津;三黄可清利三焦火热,知母苦寒清热泻火;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川芎善行气活血化瘀;枳壳、枇杷叶行气散结,降逆下气,增强舒畅气机之功效;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共奏清热养阴,透热解郁之功效。二诊加郁金使行气解郁之效更加显著。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陈守强 心血管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务:副院长 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力衰竭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网络医学与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及《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网上审稿专家等。门诊时间:周五上午研究方向与专长: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工作简介:先后师从山医院丁书文教医院高海青教授,擅长掌纹诊病,善用膏方调理,自拟经验方30余首,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及内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挑刺疗法基础上创立了挑络疗法,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疼痛性疾病),取得显著疗效。所获荣誉: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人才奖二等奖1项,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联系 邮箱: csq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4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周学一味中药,玄参
- 下一篇文章: 康威中药课堂每天学一味中药,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