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药理作用

夏枯草,俗称牛对头,又称九重楼、铁色草、大头花、棒柱头花、羊肠菜、锣锤草、六月干、棒头柱等;可以清火明目,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作用。

药用价值

辛、苦,寒。归肝、胆经。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本品苦寒主入肝经,善泻肝火以明目。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花、决明子等药用。本品清肝明目之中,略兼养肝,配当归、枸杞子,可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张氏医通》)。   2.瘰疬、瘿瘤。本品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常配贝母、香附等药用以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如夏枯草汤(《外科正宗》);用治瘿瘤,则常配昆布、玄参等用,如夏枯草膏(《医宗金鉴》)。   3.乳痈肿痛。本品既能清热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乳痈肿痛,常与蒲公英同用(《本草汇言》)。若配金银花,可治热毒疮疡,如化毒丹(《青囊秘传》)。   煎服,9~15g。或熬膏服。   脾胃寒弱者慎用。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2.《本草纲目》:“夏枯草治目疼,用砂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3.《重庆堂笔记》:“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尤甘,入药为胜。”

夏枯草配伍当归、白芍夏枯草清肝散淤;当归、白芍养血补血.三者伍用有解肝郁、养肝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所致诸症.

夏枯草配伍菊花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菊花清热凉肝.二者合用有清肝、凉肝、平肝之功用于治疗肝火上炎、肝经风热引起目赤肿痛;或肝阳上亢导致之头痛、眩晕。

夏枯草配伍昆布、海藻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昆布、海藻均消痰软坚而利水。三药合用有清火散结、消痰软坚之功效用于治疗肝火痰结所致之瘰疬。

夏枯草配伍玄参、连翘夏枯草清肝火而散郁结;玄参消火散结;连翘解毒散结.三者同用其清火散结之力增强用于治疗痰火互结之瘰疬。

挂号预约可以直接扫描







































点滴型白癜风
哪里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