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还真得靠中药调理!

但是啊,像心脏病、高血脂、痔疮、慢性咳嗽、鼻炎这些慢病调理和治疗的方子,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就算是想用,也无方可用。

近期,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证汇纂》手稿被发现,其中记有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余个。有专家称,按每个药方价值40万元计算,这个稿本的总价将超过2亿元。

今天,我们就摘录了一些大家最常遇到的疾病的方子,这些方子均来自于历代名医的经验方,多为药食两用之物,简单有效,建议都收藏一下,别等用的时候找不到了~

1

护心脏两种粉,著名作家也在吃

我国著名女作家斯妤用了一位老中医给她的方子,对心脏调理特别好,她给周围人使用后都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很容易操作。

三七西洋参粉

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

两者混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一般每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克即可。

这个方子主要针对心脏经脉淤阻,同时气阴两虚的患者,当患者因为水湿过剩引起湿邪蒙蔽心阳的时候,该方就力不从心了,需要用温阳祛湿的方子。此外,孕妇不能服用,切记!如果气阴两虚合并血虚还可以配合服用龙眼肉。此外,这个方子如果增加一味药——丹参,也是等量,对脑血管的健康也十分有益。

2

过敏性鼻炎试试御医的方子

中医对过敏是这样看的:人可能会对很多东西过敏,但过敏的原因是你身体失调了,如果给你调整过来,你就不过敏了,就不用躲着这些过敏源了该怎么调呢?可以试试黄元御(乾隆皇帝的御医)的“桔梗元参汤”。

桔梗元参汤

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然后早晚各服用一碗。

这个方子,是专门治疗鼻炎中鼻涕清的。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但是如果鼻涕的颜色是黄色的,则不可服用。

如果鼻炎中鼻涕黄的,就用他另外一个方子——五味石膏汤。

五味石膏汤

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参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

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早晚各服用一碗。

这两个方子里的药物,除了半夏,其他的都是食物,很安全,有鼻炎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

3

治痛风吃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大家都以为是妇科专用药,其实男性也可以用。不少中成药都有延伸功效,只是不为人知。

名方延伸功效

治疗粉刺疙瘩湿热之毒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如头面生疮、湿疹刺痒、酒精鼻赤、毛囊感染等用该药,都有一定效果。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男性的前列腺疾病可以用该药调理,脾肾虚损型痛风患者也可以吃该药调理,能滋补脾肾,肾气足了,自己就有能力排泄体内的痰浊。如果痛风病情严重,仍需正规治疗。

补肾阴肝脾肾都补,只是着重点在补肾,是比较全面的调理身体的药。经常熬夜、用脑过度、房事过度等都可以吃该药调理。

4

降糖软血管山药煮粥喝

山药是药食两用的食物,它味甘,入脾,因此能平补脾胃,对腹泻、消化不良有疗效;此外,山药还能补肾,对肾虚造成的盗汗、心烦躁热有疗效。高血压患者常吃山药还可预防血管的硬化。

黄芪生地山药粥

用黄芪15克、生地黄10克、山药克、粳米50克

一起熬粥喝。

这个方还有助降血糖。

5

咳嗽咳嗽数月,一方搞定

咳嗽一来,很多人就会咳上大半个月。下面这个方子可治慢性咳嗽。但小孩不要用这个方子,可用橘皮熬水,如痰是清白的,可加点姜片或苏叶。

慢性咳嗽方

用细辛3克,五味子、黄芩、甘草各6克,杏仁(捣碎)、法半夏、陈克、瓜蒌壳、枳壳、桔梗、薄荷、沙参、射干、桑白皮各9克。

药物先泡半小时,水开了10分钟即可,一日喝3次。

6

咽喉肿痛用仙方“普济消毒饮”

现在,雾霾越来越厉害,人们一患外感就容易上呼吸道感染,咽部(扁桃体所处的位置)肿痛,甚至最终引起肺内感染,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李东垣的仙方“普济消毒饮”治疗此症有特效。

普济消毒饮(调整后)

黄岑15克、黄连9克、陈皮6克、甘草6克、玄参9克、柴胡6克、桔梗6克、连翘15克、板蓝根9克、马勃6克、牛蒡子9克、薄荷6克、僵蚕9克、升麻2克。

把药物先用冷水浸泡二十分钟,然后熬开锅三十分钟即可。分成三碗,早晨、中午、晚上各服用一碗。

大家要记住,一定是在体内有热毒的时候,才可以用这个方子,因为这里面都是寒凉之药,阳虚的人慎用。而此方用过之后,热毒一旦解掉,就要换其他平和的方子了,不可长期使用。

7

痔疮地龙有奇效

“十人九痔”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痔疮确实已经成为折磨大多数现代人的一种难言之隐。痔疮的治疗,医院是做手术直接切掉,这种方法比较痛苦。

中医一直在尝试用口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果不稳定。下面几个简便方,大家可以参考。

椿根消痔止血方

椿根皮克

每次用30克熬水,熬出两碗,在熬好后放入红糖一匙,早晚各喝一碗。

便血。需要提醒的是,直肠癌有的时候也有便血的症状,和痔疮很类似,所以一定要先检查,等确认是痔疮了,才可对症调理。

地龙灭痔粉

地龙(蚯蚓)50克。

去药店买中药地龙,让药店研成粉末,然后让他们给装入胶囊,每次服用六颗,早晚各一次。

单纯的内痔、外痔,或者混合痔。

地龙饺子

地龙、瘦猪肉馅

把地龙研成粉末,然后加入两倍体积的瘦猪肉馅搅拌(用多少拌多少),不要放作料,然后包饺子,蒸熟,每次吃七至十个,一日两次,可以蘸佐料吃。

地龙饺子就是味道怪些,但是效果不错。一般连吃四五天就可以达到收缩痔疮的效果。

8

荨麻疹瘙痒厉害用荆芥防风三七西洋参粉

丘疹性荨麻疹久不愈,可以用苏叶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丹皮9克、生地9克、浮萍9克、杏仁9克、大枣4枚、生姜6克;瘙痒厉害的人加荆芥6克、防风6克。

熬水喝。

该方很平和。

9

眼痛熏洗方

清朝光绪帝因长期被垂帘听政的慈禧压制,本就肝气不舒,加之日日批改奏章,时时感觉双目不适。御医们苦心钻研,呈上名为“清上止痛熏目方”的熏洗药方,光绪用完,感觉不错。

清上止痛熏目方

甘菊花二钱(一钱约为3克)、桑叶二钱、薄荷一钱、赤芍三钱、茺蔚子二钱、僵蚕炒二钱,用水煎,熏洗。

把以上六味药先洗下,取纱布包严,入锅煎开后10分钟即可。此药气味芳香,先以热气熏蒸,待稍冷后再以汤药擦洗。最好早晚各一次,若时间有限,仅在晚上熏蒸也可。

清朝宫廷御医佟阔泉再传弟子王昊杰说,这方子今天用起来,对那些因整天伏案所引起的两目酸涩、时而红肿流泪等眼部不适症状也颇见效用。

虽仅六味药,但配伍精良。方中菊花、桑叶平肝明目;薄荷清利头目;僵蚕祛风止痛;赤芍散瘀止痛;茺蔚子清肝明目。六味相配可祛风清热、养肝明目。

10

防暑夏季保健方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文高教授从清代宫廷的医药档案资料中发现不少御医开具的防暑保健及治疗暑病的汤方。

据医案记载,暑汤方中包括香薷、藿香、茯苓、陈皮、炒扁豆、炒苍术等16味中药,以水熬汤。另外还有香薷汤方,药物有香薷、甘草、扁豆等8味,也是以水熬汤作暑汤发放。

参照以上两个防暑方,张文高拟出一个夏季保健方。

夏季保健方

藿香、乌梅、陈皮、甘草各3克,黄芪、麦冬、菊花各6克。

加水适量浸泡约1小时后,煎煮至沸后维持约10分钟,滤出药液,加适量白糖,候凉,或置于冰箱,作夏季防暑清凉饮料,若感药味较明显,也可加适量凉开水稀释。

这个方子有祛暑清热、益气生津、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之效。在炎热的夏季有助于防止暑热之邪耗伤机体。

11

牙痛口臭白芷川椒漱口药

清朝定郡王因为久病,阴虚火旺患了牙痛病。御医给他开出了一个“白芷川椒漱口药”。

三七西洋参粉

白芷6克、川芎4.5克、细辛3克、川椒6克、地骨皮6克、土蜂房一个、青盐6克、雷丸6克组成。

将这些药品一起水煎后,用药水漱口。漱口时要尽量让药水在口腔中停留久一点,可以用气鼓动药水发出“咕噜”声,这样可以增强药液对病灶的作用。

国医大师陈可冀说,中医治疗牙痛多侧重于清热止痛。御医给定郡王的白芷川椒漱口方中就用了川芎舒经活血,地骨皮、青盐凉血祛火,白芷、土蜂房、细辛和雷丸止痛。几味药合用,能起到活络止痛、清退虚热的作用。

此外,口腔不清洁也会引起牙龈肿痛和口腔异味。为保持口腔的清洁、祛除口腔异味,御医还有一个金菊饮方。

金菊饮方

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一起用沸水浸泡15分钟,待温后频饮即可。

黄连泡水

取黄连5克,用毫升开水浸泡5分钟,怕苦的话还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连续喝几天,直到感到口吐如兰。

胃火重的人,还可以选择用黄连泡水喝。

都是很常见的慢性病的方子,大家都收好,也发给身边的亲友看看,没准儿他们就能用上呢~

赞赏

长按







































濡備綍娌荤枟鐨偆鐧界櫆椋?
鐧界櫆椋庢渶濂藉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jz/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