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生必须做的5件事,让你阳气爆棚
怎样阻止白癜风复发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178.html 夏季是一个炎热的季节,早在战国末年(公元前年)就已经有立夏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说法。 那夏季我们该如何养生呢?看看先贤帮我们总结的这5点! 1 吃苦 中医认为夏气通于心,一年之中,心与夏季的关系最密切,苦味入心经,外感火邪导致的心火,容易发生在夏天,比如出现口舌生疮,心烦不得眠时,适当的苦味可以激发心阳。 苦味食物代表是什么——苦瓜、苦丁茶;绿茶辛香味苦,性寒,能清心火,开畅毛孔,解表透汗,平复焦躁;莲子心,也能祛烦闷、润燥生津;连翘入心经,有透热出表之效,夏天焦虑时泡上一杯连翘茶顿时“透心凉”,让人静下来。 也可以用苦寒、清热药,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牛黄、羚羊角这些透解辛凉药。心包对应的腑是三焦,受了火热毒邪,容易出现淋巴结肿大,一般用夏枯草、玄参和生牡蛎、浙贝母这些清热解毒散结的药来对付。 2 除湿 养生之道,除湿为先。 连着下了几天的大雨,裤衩都是湿乎乎的,湿气凝滞会造成体液循环障碍,关节肿痛,中医称为痹症,要用些祛风、除湿,还有温阳、散寒的方法,如藤类外洗,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加上怀牛膝、透骨草,煎汤后泡踝、腕、膝关节。最简单的祛湿方法是出汗,而对于运动懒人们,可以取鱼腥草泡澡。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所以适用于夏天。也可内服,9~15克煎汤,消肿之余,还善于治疗肺热、恶疮。此外还要注意对空气湿度的把握,多备些吸收潮气的木炭、草木灰、生石灰。 当然夏天不止夹着湿气,还受着热邪,又叫湿温。 中医治疗湿温病,一般用芳香化湿、淡渗利湿的药物,经常用的方子叫“三仁汤”,里面用到了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薏苡仁渗湿以健脾;白蔻仁就是白豆蔻的种子,非常香,能唤醒呆滞的脾胃,让它恢复蠕动,泌别清浊;杏仁则可宣利上焦肺气。方中还用到滑石和白通草,能把停滞体内的污浊排出;加竹叶,清解侵犯到心包经和心经的毒热,另外,湿气也是痰的前身,而半夏把寒痰、黏液化掉,和胃。用后可以明显感觉胸口不闷,午后不热,肢体轻松,就是因为三仁汤有宣畅三焦的作用。 3 生津、发散 这里艾特一下刘耕宏女孩,如果在“本草纲目”后会大量流汗,务必给自己备上几瓶生脉饮。 生脉饮是中成药,其中人参补心气,麦冬、五味子滋阴养血,特别适合流汗又耗气的运动后复脉生津,敛汗。对于离不开空调的现代人,常备点儿桂枝、白芍、甘草在家中,必有用处。因为夏天我们的毛孔是张开的,卫气失守,大家又喜欢开窗或开空调睡觉,风邪、寒邪乘虚而入,使得津液外泄,而我们用来调和营卫的方子就叫桂枝汤(相当于酸辣汤),它的功效是发散,里面的桂枝、生姜都是辛辣的,而白芍是酸寒收敛的,加甘草、大枣补脾和胃。服后再喝一碗热粥,效果最好(帮助汗出,带出邪气,所谓排毒)。 补津液,养阴生津,还可以用猪肉熬汤:猪排骨克、白胡椒1汤匙、蒜头克、适量五香粉、盐、枸杞,龙眼肉3颗。先以小火炒白胡椒,后加水、蒜头、斩块汆水后的排骨、五香粉、龙眼肉、枸杞,煮滚后小火煲45分钟,下盐即可成“肉骨茶”,《随息居饮食谱》:“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白胡椒振奋脾胃之气,温暖阳气,也是解毒排湿的方式。 4 滋阴 夏天酷热伤阴,尤其是晚上出汗,醒了汗就停了的这种,说明已经伤到了阴血(一般是肾精)。 中医治疗这种肾阴虚的盗汗有很多方法,譬如大补阴煎——猪脊髓1条加上知母、黄柏,蒸熟吃。猪性凉,入肾,脊髓又是猪身上最寒凉、最能补肾、补精的部分;知母、黄柏则增强其滋阴、润燥、清心火、除烦之功。鸭肉也是滋阴的,但是做的时候,不要放太多调料,否则会变得燥热。海鲜里带壳的多数是性凉的,阴虚之人可以吃。中药里面,生地、沙参、玉竹、石斛、女贞子、桑葚也是滋阴的,熟地、山萸肉、枸杞搭配,滋补肾精、调理效果更好。另外,枸杞树的根皮——地骨皮。也是一味滋阴、敛汗药,单味药煎汤代茶饮即可。 5 补气 心气虚,心阳不足了,尤其是夏天,没有什么欲望、热烈不起来,一般我们要补气,固摄精气,可以用黄芪、山药炖粥,或肉苁蓉粥。 肉苁蓉30克,和小米熬粥,加点盐即可,不仅能够提高心气,还有润肠、通便作用,还可以加党参,增加益气补中之效。心阳严重不足的,譬如经常觉得怕冷,手脚冰凉、少气懒言、老梦见死人,可以取肉桂3g/d(研末冲服),以壮心阳。 疫情防控期间,体检客户请提前2天预约,体检中心将执行“预约体检”制度,如带来不便敬请谅解(预约-)也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bm/9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偏方常用中药方剂
- 下一篇文章: 救阴不在血,而在ldquo汗与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