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病史:男性,23岁,胃院部疼痛1天。

要求:围绕以上主诉,口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的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

分值:10分

评分标准5月18日5号题

总分:10分

一:问诊内容(9分)

(一)现病史(7分)

1.根据主诉进行问诊

(1)有无诱发因素(进食生冷、不易消化、暴饮暴食、受凉等)?

0.5分

(2)疼痛发作的缓急、性质(喜寒还是喜暖,喜按还是拒按)、程度、特点、时间?

1分

(3)伴随症状∶有无口渴?喜冷饮还是喜热饮?有无呕叶、嗳腐吞酸?有无胁助胀痛,嗳气?有无心烦易怒、口干苦、吞酸嘈杂?

1分

(4)结合中医十问了解目前疾病的情况。

1.5分

2.诊疗经过(2分)

(1)医院诊治?是否做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1分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1分

3.一般情况(1分)

发病以来精神状况、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1分

(二)其他相关病史(3分)

1、药物过敏史,有无烟酒嗜好;

0.5分

2、无类似疾病病史?有无心脏病、肝病病史?

1.5分

二:问诊技巧(1分)

弘图教育安卓医考老师警示:禁止把问诊技巧回答,这是考官印象分!

(一)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0.5分

(二)能够围绕免病情询问。

0.5分

中医病案摘要9:

朱某,男,33岁,已婚,工人。年7月21日初诊。

患者有肺结核接触史。近1个月来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颧红,五心烦热,夜寐盗汗,急躁易怒,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请与肺痿相鉴别。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肺痨

中医证候诊断

虚火灼肺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咯血,潮热,盗汗,咳嗽"为主症,诊断为肺疡。(1分)

2.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颧红,五心烦热,夜寐盗汗,急躁易怒,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辨证为虚火灼肺证。(1分)

3.感受疹虫,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而引发本病。(2分)

中医类证鉴别

(助理无需掌握)

1.肺谤与肺痿,两者病位均在肺。

2.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

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肺癌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肺痿,两者因果轻重不同。

3.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特征,肺疡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中医治法

滋阴降火

方剂名称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生地黄12g熟地黄12g麦冬15g百合12g川贝母6g(捣碎)芍药12g

玄参15g桔梗9g当归12g秦艽9g鳖甲30g(先煎)知母9g蜜百部12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医病案摘要10:

李某,男,30岁,已婚,工人,年5月10日初诊。

患者5天前感寒后,突发恶寒发热,肘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疼痛游走,经外院治疗症情减轻,但发热不退。现症:双侧膝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负了皮肤红斑,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尿少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请与痿证相鉴别。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痹证

中医证候诊断

风湿热痹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关节灼热疼痛"为主症,诊断为痹证。(1分)

2.2.双侧膝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皮肤红斑,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尿少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风湿热痹。(1分)

3.外感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而引发本病

(2分)

中医类证鉴别

(助理无需掌握)

1.痹证与痿证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

2.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中医治法

祛风除湿,清热通络

方剂名称

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桂枝9g炙甘草6g炒杏仁9g(捣碎)防己9g滑石15g连翘12g栀子6g薏苡仁15g赤小豆12gg半夏9g蚕砂9g(包煎)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西医病案摘要9:(助理不要求)

王某,女,26岁,已婚,无业。年3月1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于年2月24日因“巨大儿,胎膜早破”行剖官产,术中出血不多。2天前突然出现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肛门坠胀,恶露量少,色紫暗如败酱,有臭气。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

查体:T38.9℃,P次/分,R27次/分,BP/76mmHg。神志清,急性面容。下腹部压痛(阳性),以右侧为甚。反跳痛(阳性),肌紧张。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6.9×l09/L,中性粒细胞88%,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彩色超声提示子宫增大,于子宫右后方可见包块。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产后发热

中医证候诊断

感染邪毒证

西医诊断

产褥感染

西医诊断依据

①行剖宫产术后2天,出现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异常恶露。

②右下腹部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肌紧张。

③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彩色超声提示子宫增大,于子宫右后方可见包块。

中医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剂名称

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味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金银花30g,野菊花12g,蒲公英12g,紫花地丁12g,紫背天葵子12g,五灵脂6g(包煎),蒲黄6g(包煎)。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①支持疗法: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纠正电解质紊乱。

②处理感染灶:清除官腔残留物,脓肿切开引流,采取半卧位以利引流。③应用抗生素: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④手术治疗。

中西医病案摘要10:

宋某,男,35岁,干部。年7月19日初诊。

患者长期劳累,饮食不节,时觉中上腹胀痛不适,未予重视。昨晚饮酒后开始上腹部胀痛加重,持续不止,今晨腹痛移至右下腹,急来就诊。现症:右下腹痛,’痛势剧烈,按之尤甚,腹胀,恶心纳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查体:T39.2℃,P次/分,R22次/分,BP/80mmHgo神清,心率次/分,

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3.5×l09/L,中性粒细胞85%。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肠痈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证

西医诊断

急性阑尾炎

西医诊断依据

①上腹部胀痛加重,持续不止,腹痛移至右下腹。

②高热,心率增快,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有反跳痛,腹肌紧张。

③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医治法

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方剂名称

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柴胡12g,黄芩9g,枳壳9g,川楝子9g,大黄9g,玄胡10g,白芍10g,蒲公英15g,木香6g,丹参6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①手术治疗:阑尾切除术。

②对症治疗:若有脓液,则进行腹腔引流。

③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饮食不节及食后剧烈运动。

未完待续......

每日一练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bm/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