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江水神娘娘喜好攀附权贵,受清风城许氏蛊惑,出手试探落魄山,找个勉强的借口,打了周米粒一顿,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说这位也是利欲熏心,只知水多深却不知山多高,一心讨好京城有人的许氏,落魄山有那么多传说,也是她一个小水神可以试探的,注定了惨淡的未来。水神娘娘被朱敛打的金身暗淡,还要登门送礼道歉,现在又被秀秀拘押到糕点铺。

糕点

朱敛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事要是给旁人看了去听了去,也会觉得咱们是得理不饶人,小题大做,咄咄逼人。而让你更加生闷气的事情,是这些旁人的恻隐之心,也不全是坏事,恰恰相反,是世道不至于太糟糕的底线所在”。

我们是读者,也是旁观者,恰好就是朱敛口中的旁人,我们的心路的转折和起伏,大致能代表世间凡人的想法,或者说是舆论。当水神府欺负周米粒的时候,我们当然是站在落魄山这边的,同样义愤填膺,希望朱敛能一拳杀了水神娘娘,但凡敢劝阻的,都可视为水神娘娘的同伙,可以理直气壮的质问对方,周米粒挨打的时候他在哪里?那时候为何不站出来阻拦?

转折起伏

等到水神娘娘被打被拘,一副凄惨的模样,人心就开始了起伏,水神娘娘也没造成什么恶果,这又是道歉又是送礼的,应该足以抵偿她的过错了,如果落魄山真的杀了水神娘娘,人心必然走向转折,认为落魄山是过于强势了,有些得理不饶人。

类似这样的人心变化,在小说中不断的出现,是陈平安痛恨的人心站在弱者一边,而不是站在道理的一边。肯定会有朋友说,我就不这样,即使落魄山杀了水神娘娘也不算错,这个女人心肠歹毒,向朝廷告小黑状,如果落魄山是个小山头,没准就是一场大灾难,所以,我站在道理一边,支持杀掉她。

狩猎

烽火写书就是这么地道,生怕你误会了自己,紧接着就是马苦玄和婢女的一场戏。

马苦玄带婢女数典骑马赶路,一群权贵公子哥见数典姿色动人,就起了杀人霸女的心思,结果就是被马苦玄一拳一个击杀,就连出来劝架的土地公,按说这是他的职责所在,这些人如果死在他的地盘,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结果也被一掌拍散了金身。数典骂马苦玄是疯子,是在滥杀无辜,其中有些人罪不当死。

这两件事简直如出一辙,水神娘娘和这群公子哥,完全可以直接对比,你觉得马苦玄做得对吗?你支持他杀人吗?你仍然坚持站在道理一边,不可怜这些死者,认为这些人就该杀。那我佩服你,你真的不是“凡人”。那你觉得数典可怜吗?那个被马苦玄困住双手,拖拽在马后,时时刻刻被凌辱的漂亮女孩,你对她的有没有怜悯之心?

怜惜

如果你确实有了怜悯之心,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数典可是杀了马苦玄奶奶,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老太太,她的罪行不是水神娘娘和那群公子哥能比的,毕竟他们有恶心,但没造成什么恶果,数典的行为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马苦玄折磨数典的时候,我们还是觉得她可怜,或者,我们不可怜水神娘娘和那群公子哥,只是因为他们遭受的苦难时间还短,我们的怜悯心还来不及反应。

兜兜转转的回头看,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你我皆凡人,我们总是对“弱者”生出怜悯之心,哪怕这所谓的“弱者”其实是恶人,经常对凡人显露他们的獠牙,但在他们遭受苦难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怜悯。

苦难

人的悲悯之心是社会的基础调节回路,它不关心冲突双方的对错,因为判断对错,首先要判断事实,而事实并不在人口中,需要调查和论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结果得到的也未必就是事实,人心总是天然站在弱者一方,避免事情向极端的方向发展,维护社会的基本稳定。

生活中一个常见的场景,父母在子女吵架的时候,也是不分对错,天然站在弱小的那一边,训斥年长或者强势的那一方。都是自己的子女,为何父母表现与社会的”人心“如此一致?因为帮着”小“的说”大“的,虽然有可能委屈了”大“的,但家庭总体上是和谐的。如果不是这样,恰好又误判了是非,那弱势的这一方可就真的过不去了。

人的悲悯之心形成的约束,面对不同对象时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总是对好人的约束要大些,对坏人的约束要少些。好人对人群有认同感,更在意多数人的意见,像朱敛就是这样,坏人没有归属感,所以约束就差很多,马苦玄对别人说什么,根本就不会在意。所以,人心在现实中的表现,往往是苛责好人,而对坏人无能为力,这是人心天然的缺陷。

人间

凡人歌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bm/1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