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981524.html

研七医栈——研路有我

免费获取~】

回复即可获得考研时间安排

(如果有错误记得告诉我,一个人码字,一个人检查有时候看不出来)

中医诊断学

第三节、三焦辧证

一、三焦辨证的概念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的温热病辨证方法,他在内经的三焦论述、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基础上,结合温热病的传变规律,将温热病的证候分别纳人上、中、下三焦的范围,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机和证候特点,区分病位的深浅,病程的阶段,并说明证候之间的传变规律。

二、三焦辨证

三、三焦病的传变

中药学

第四节、补阴药

、北沙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肺胃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主治:

1.肺阴虚证:肺热燥咳,劳嗽痰血

2.胃阴虚证:热病津伤,咽干口渴("清肺胃热”“补肺胃阴+生津”)

用法用量:煎服,5~12g

注意事项:藜芦

、南沙参

性味归经:甘微寒肺胃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

主治:

1.肺阴虚证: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

2.胃阴虚证: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清肺胃热”“补肺胃阴+脾气+生津”)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注意事项:藜芦

、麦冬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肺胃心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主治:

1.胃阴虚证: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2.肺阴虚证:肺燥干咳,阴虚劳嗽,喉痹咽痛

3.心阴虚及温热病热扰心营,心烦失眠(“以养胃阴生津液为佳"“清肺胃心热”“补肺胃心阴+生津”)

用法用量:水煎服,6~12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无

、天冬

性味归经:甘苦寒肺肾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主治:

1.肺阴虚证,肺燥干咳,顿咳痰黏

2.肾阴虚证,腰膝酸痛,骨蒸潮热

3.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消渴(“清肺热”“补肺肾阴+生津”)

用法用量:水煎服,6~12g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虚寒泄泻,外感风寒咳嗽者

、玉竹

性味归经:甘微寒肺胃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

1.肺阴虚证,燥热咳嗽

2.胃阴虚证,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3.阴虚外感(“清肺胃热"“养阴不滋腻恋邪”“补肺胃阴+生津")

用法用量:煎服,6~12g

注意事项:无

、石斛

性味归经:甘微寒胃肾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主治:

1.胃阴虚证,热病津伤,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

2.肾阴虚证,目暗不明,筋骨痿软,阴虚火旺,骨蒸劳热(“胃阴不足佳品,兼虚热尤宜”"清胃热+虚热”“补胃肾阴+生津”)

用法用量:干品入汤剂宜先煎,6~12g鲜品15~30g

注意事项:因能敛邪,温热病不宜早用

湿温病尚未化燥伤津,及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舌苔厚腻

、百合

性味归经:甘寒肺心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养胃阴清胃热

主治:

1.肺阴虚证::阴虚燥咳,劳嗽痰血

2.心阴虚证: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3.胃阴虚热之胃脘疼痛(“热病余热未清心烦失眠常用”“清肺心胃热”“补心肺胃阴”)

用法用量:水煎服,6~12g

清心安神润肺止咳

注意事项:脾肾虚寒,便溏者

、黄精

性味归经:甘平脾肺肾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主治:

1.肺阴虚证:肺虚燥咳,劳嗽咳血

2.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

3.肾精亏虚: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补脾肺肾阴+脾肺气+肝肾+精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9~15g

注意事项:痰湿壅滞,中寒便溏、气滞腹胀者

、枸杞子

性味归经:甘平肝肾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补血

主治:

1.肝肾亏虚证,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目昏不明

2.阴虚劳嗽

3.血虚萎黄,失眠多梦,头昏耳鸣(“补肝肾阴虚,肾精肝血”“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药”)

用法用量:6?12g亦可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

方剂学

第二十章、理气剂

第一节、行气剂

、柴胡疏肝散(和解剂调和肝脾)《证治准绳》

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各4.5g炙甘草1.5g

方歌:柴胡疏肝香附芎,陈草枳壳白芍从,疏肝解郁并行气,肝郁气滞兼止痛。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

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方解:

柴胡:调达肝气,疏散郁结

香附:疏肝理气止痛;

川芎:疏肝开郁止痛,行气活血。

相合:助柴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陈皮:理气行滞和胃,醋炒人肝;

枳壳:理气行滞止痛调中

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防诸辛香之品耗伤气血

甘草:①调和药性;②合芍增强缓急止痛

配伍特点:主以疏肝理气,配以养血柔肝,养肝体利肝用,疏柔相和,气血兼调,肝胃并治。

注意事项:①芳香辛燥,不宜久煎;②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③孕妇慎用。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15g苏叶6g

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用法: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方解:

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

厚朴: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

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以化痰——为佐

生姜:辛温散结,助半夏和胃止呕,制半夏毒性——为佐

苏叶:行气理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为佐

配伍特点:①行气化痰,痰气并治;②辛开苦降,散结降逆

加减应用:气郁较甚者,酌加香附、郁金;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延胡索;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

注意事项:津伤较重或阴虚者,或气郁化火者,不宜使用。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实12g薤白12g白酒适量

方歌: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当加半夏良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轻证。

胸中满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方解:

瓜蒌实:理气宽胸,涤痰散结——为君

薤白: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为臣

白酒:行气活血,增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功——为佐

配伍特点:行气与祛痰并行,宽胸与通阳相协,药简力专。

加减应用:①胸痹痰浊较甚,胸痛彻背,不能安卧,加半夏(瓜蒌薤白半夏汤);②胸痹气结在胸,胸满而痛,甚或气从胁下上逆抢心,去白酒,加枳实、厚朴、桂枝(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成:枳实12g厚朴12g薤白9g桂枝6g瓜蒌实12g

方歌:枳实薤白桂枝汤,厚蒌合治胸痹方,胸阳不振痰气结,通阳散结下气强。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胸满而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用法: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方解:

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为君

薤白: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为君

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为臣

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为臣

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为佐

配伍特点:①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恢复气机之升降;②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宣通阴寒痰浊之痹阻

加减应用:寒重者,加干姜、附子;气滞重者,加重厚朴、枳实;痰浊重者,加半夏、茯苓。

、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

组成:天台乌药15g木香15g小茴香15g青皮15g高良姜15g槟榔9g川楝子12g巴豆12g

方歌: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气滞寒凝证。

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用法:温酒送下。

方解:

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为君

青皮:疏肝理气——为臣

木香:行气止痛——为臣

小茴香:暖肝散寒——为臣

高良姜:散寒止痛——为臣

槟榔:行气化滞而破坚——为佐使

取苦寒之川楝子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是为增强川楝子行气散结之功,又可制其苦寒之性,“去性存用”——为佐使

加减应用:偏坠肿胀,加荔枝核、橘核;寒甚者,加肉桂、吴茱萸。

注意事项: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

▼研七医栈——一战成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mumm.com/kxsyl/7318.html